世界史纲

更新时间:2023-01-07 23:21

《世界史纲》是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创作的历史著作,首次出版于1920年。

内容简介

全书共8编,38章,叙述了从地球形成、物种起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

第1编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生物进化过程。第2编讲述了人类形成的过程及人类早期的生活状态。第3编概述了人类早期社会的文明,包括国家分布、社会关系、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等。第4编记述了犹太人在希腊、波斯、印度等地建立新文明的过程,以及中国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和影响。第5编主要记述了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最后全盘崩溃的过程。第6编叙述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第7编既记述了13、14世纪亚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崛起和领土的扩张,又叙述了14、15世纪欧洲文化复兴的兴起和好处。第8编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直至最终结束的全过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欧洲社会乃至全球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对于欧洲和世界的命运,威尔斯认为战争并不能解决人类的冲突和苦难,只有将各个民族联为一体,并广泛传播世界一家的普遍思想,才能真正避免战争的爆发,才能救人类于水火之中。于是,威尔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来寻找民族统一的途径,并完成了这部通俗易懂的史书创作。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世界史纲》是威尔斯思想和文笔成熟时期的作品,他反对君主专制,崇尚民主共和制,对破坏共和制、实行个人独裁的凯撒拿破仑等人给予了无情的鞭挞。威尔斯猛烈地抨击了主张君主专制的马基雅弗利,说他没什么“远大和崇高的意向”,没什么“爱国的美德”,“根本不相信什么正义”“竭力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君主权术的‘专家”’。

他充分地肯定了罗马共和制,颂扬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赞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全然达到人类结合的最质朴和毫无掩饰的基本原则”。他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对亚历山大查理曼、拿破仑等的对外扩张、对十字军东征、蒙古西征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灾难,都予以淋漓尽至的揭露和斥责。他同情下层人民的无权地位和贫困生活,对历史上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变革的失败,表现出无限的惋惜情绪。

他欣赏佛教、基督教的原始教义,称他们所宣传的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主张具有“解放生活”的伟大意义,“是一种道德和社会的革命”。他没有种族和民族的偏见,认为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头脑,没有聪明和愚笨之别。他说:“亚洲普通人的头脑在质量上一点儿也不比一般欧洲人的头脑差,由历史中得知,亚洲人和欧洲人一样地勇敢、精力旺盛、慷慨、自我牺牲和能做出强有力的集体行动。”常以赞赏的态度叙述亚洲、非洲、美洲的古代文明。威尔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持肯定态度。如在谈到十九世纪社会主义思潮时,就指出马克思“从欧文的社会主义跨出了一大步”,“马克思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历史感的人。”

艺术特色

《世界史纲》对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文字生动活泼,又有地图和插图,可谓是图文并茂的一部通俗历史著作。

作品影响

《世界史纲》创立的史学模式对传统的实证主义史学是个很大的冲击,同时也成了20世纪史学新潮的主流——年鉴学派的先驱。

威尔斯的这部书在1920年刚一问世。就成为欧美的畅销书,这一年印行200多万册,1920—1930年再版了6次。它的影响还不仅仅在于它的畅销,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宏观研究历史的新风,使历史学摆脱了单纯考证诠释的旧传统,更贴近生活,贴近人们日益扩展的知识需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雅俗共赏的学科。

出版信息

《世界史纲》出版后,中国的梁启超就嘱其子梁思成等人翻译成中文,梁启超本人作了校订。梁启超还亲加按语,请商务印书馆出版。由于原著在短短时间内一再增订再版,商务印书馆乃转请向达等人根据1923、1926年版本重加译订,1930年分上、下册出版。1982年人民出版社的这个版本,是由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人翻译的第三个译本。

作者简介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年),英国小说家,特别以创作科幻小说闻名于世。他还是一位社会学家、预言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主要创作有《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科幻小说,以及《基普斯》《托诺·邦盖》《波里先生和他的历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预测》《世界史纲》等其他各领域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