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论

更新时间:2023-11-10 11:09

反映论(Theory of Reflection)是指思维反映存在的理论。认识者通过对实在物的直接的感性直观认知到存在的东西。反映论和认识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二者并不等同。认识论是反映论的高级形态,只有人才有认识,特指人的反映,而不是讲动物的或其他更低级的反映。凡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必然是反映论者。

发展历史

认识反映论源自于心灵与独立的世界的关系。这一通往认知的古老进路至少可以追溯到《理想国》的第十卷,在对模仿(mimesis)的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到了对镜子的使用。根据苏格拉底的表述,对于思考柏拉图的形式的人而言,反映会使事物显现出来,但这并非它们真实所是的样子。

这一一般的认知进路在争论中一而再地出现。英国古典经验论的奠基者之一培根认为认识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消除一系列会导向错误的错误幻象和逻辑谬误。他相信心灵在适当的条件之下会反映世界。在培根看来,认识“取决于保持眼睛持续地聚焦在自然的事实之上,并由此如它们所是的样子获得它们的图像”。

“reflection”这一术语被人们以诸多不同的方式在使用,而它依照词典有两个核心的义项:深入或仔细地思考,比如沉思;以及被反射,比如说,一束光被反射回来。在一个认知的语境中,这一术语主要是在第二种意义上被使用,它所表达的是,认识者通过对实在物的直接的感性直观认知到存在的东西。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述的话,反映论显然与表象主义相关,而一个反映就是表象的个别的或精确或受限的情况,它是超乎单纯的模仿之上的。比如一个返送、反射或反映它的精确的图像的光滑锃亮的表面。

马克思从未探讨过一种作为对现实事物的反映的认识的进路。但在他辞世之后,他与这一观点的关联被恩格斯建立了起来,并被列宁和许多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确认。恩格斯在他后来的著述中重述和改进了他的反映论,而他关于认识反映观的形式受到了培根的影响。

相关理论

旧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只看作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和作用。同时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也不了解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因此也就不了解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特征,就是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出发。把人的感觉、表象和思维看作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列宁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 不言而喻, 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列宁选集》第 2卷,第65页)。古代唯物主义者以朴素直观的形式表达了这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提出“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则提出“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F.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J.洛克虽然认为有的知识来自人的内部心灵活动,但他认为认识的产生主要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在心灵这块“白板”上留下印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和19世纪德国的L.费尔巴哈也把认识看作是类似镜子映物那样的反映。这些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观点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机械性和被动直观性等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并不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消极的、被动的产物,而是在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只有脑而无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也不能产生心理,这与其它生命意识予以区分。这正如列宁所着重指出的:“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它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反映就是使某种东西在人脑中形成映象,脑对不同的东西可以产生不同的映象。从根本上说,心理终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尽管心理的内容远远可以超过当时面临的客观现实,归根到底不能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虽然可以不只是对当前某一事物的反映,它终归是正在接触和曾经接触的客观现实的反映。这样就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客观现实而存在的东西,而不是脱离客观现实而存在的东西,从而否定了一切形式的先验论。“反映论”这一术语是由列宁最终确立和使用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