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复

更新时间:2024-03-08 02:49

台湾光复指中国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事件。

历史背景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领土。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琉球”。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朝政府在台湾有正式管理。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地方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使台湾的经济得到很快地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比以往更为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再次侵逼,中国再次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由于清政府无力救援,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

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因此,《马关条约》属于废止之列,日本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的统治,从是日起即失去凭借,中国要求恢复条约签订之前的状态。1943年11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战后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1945年 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定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国际社会表明了支持中国方面诉求的一致立场。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政府决定由陈仪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主持接受当地日军第十方面军十六万九千人的投降。10月2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及警备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在台北成立,处理日军集中及受降各事。17日及22日,中国陆军第七十军、第六十二军分别在基隆港和高雄港登陆。

光复纪实

受降典礼

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时,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由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受降。

10月25日受降日一大早,公会堂前站满欢欣鼓舞的台湾民众。自上午9时起,各界参加代表即陆续进入会场,计有250余人参加。9时55分,中方受降代表暨参加人员入席。着军服的受降主官陈仪入席站于长桌后方正中;全体肃立奏乐。9时57分,派陈汉平少将引导日方投降代表安藤利吉等一行缓步入场,向受降主官敬礼,依命就座。

10时鸣炮,典礼开始。陈仪即席宣布受降书:“台湾日军业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在南京投降,本官奉中国陆军总司令何转奉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之命令,为台湾受降主官。兹以第一号命令交与日本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口将军受 领。希即遵照办理。”宣布完毕,是项命令及受领证交参谋长柯远芬转交安藤利吉。安藤利吉在受领证上签署后,日方代表谏山春树向受降主官呈递降书。经审阅无误后,日方代表退席。投降签字典礼完毕,陈仪即席广播,正式宣布:“从今天起,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世界周知。……”日本侵占中国台湾省五十年的历史到此结束。

庆祝光复大会

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于10月25日上午举行后,下午台湾各界 又于同一地点举行庆祝光复大会。

大会由耆宿林献堂任主席,陈仪、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李翼中、盟军联络司令官赖德理上校及党政军首长要员均莅场参加。大会行礼如仪后,林献堂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致辞,次由陈仪、李翼中、台胞代表相继致辞。全场意气激昂,欢声雷动。大会进行至下午4时30分散会,与会人员满怀兴奋地走出会场。

是日,总计有40余万名台湾民众参加庆祝此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当晚,家家户户通宵欢宴,焚香祭祖,告慰先灵。少数民族群众也同样歌舞集会,狂欢庆祝三昼夜。

台湾同胞恢复中国国籍

1946年1月12日,中国国民政府行政院发布01297号政令,宣布:自1945年10月 25日起,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所有因日本占领而失去中国国籍的台湾人民,一律恢复其中国公民的身份。至此,台湾同胞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恢复了中国国籍,600万游子重新回到祖国 母亲的怀抱。

历史纪念

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

2005年9月9日上午,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央主持庆祝对日抗战胜利、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活动,国民党党史馆与文传会文宣部也安排重现当年历史情境,表演何应钦代表接受冈村宁次呈送降书过程,演奏抗战歌曲,朗诵抗战诗歌。

2005年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

2020年10月22日,大陆有关方面举办了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岸同胞共1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围绕“纪念台湾光复、推进祖国统一”的主题深入研讨。10月25日,“金瓯无缺——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历史评价

国台办:“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台湾光复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台湾雾峰林家后人林光辉:“光复后,台湾人终于不用再当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二等公民,我们终于又做回祖国的子民!我认为,这是台湾光复最大的意义。”

历史学家左双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的立场和举措,尽管存在应当依靠什么力量收复台湾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是较为积极的,这也是蒋去台后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一个重要历史渊源。蒋介石1946年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一周年纪念会训词》中说:“我们国父倡导国民革命,即以光复台湾为革命的主要目的之一。国父在台湾失陷的一年,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当时发布宣言,就提出‘恢复台湾巩固中华’的口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