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

更新时间:2024-07-14 11:30

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人民日报》1995年6月7日海外版刊文,“支那”是近代狂妄的日本强加给中国的蔑称,这一蔑称通过残暴的武力和更残酷的殖民地教育强加于中国。

“支那”词源

关于“支那”一词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支那”出现的初期,并无贬义。

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支那”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cina”,认为Cina在梵文中表示中国“丝”,因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古印度人和波斯人等都用中国丝(梵文Cina)代指中国,也有说法认为cina就是陶瓷(china)。汉明帝时,梵文Cina一词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又传到日本。古罗马称中国为“Sinoa”,后来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都被认为是来自这个词源。不过“支那”一说并无贬义。

至19世纪末,中日一战,中国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一般认为,至此日本逐渐开始使用“支那”称呼中国,并带有蔑视和贬义。

“支那”蔑称

宋朝灭亡、元朝远征日本失败和清朝灭明之后,日本部分人认为东方的文化精粹已移到本国,不承认中华大地是“中国”。日本获得甲午战争胜利之后立即对中国转入为时半个世纪的轻蔑俯视,种种辱华之称纷至沓来。

甲午战争前日本一般称中国为“清国”,将中国人称为“猪尾巴”和“豚尾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日本人不再称其为“清国”,但长期拒不称正式国号而轻蔑地呼为“支那”。有人考证“支那”一词是对中国古代王朝“秦”的谐音,或是英文China的音译。这一词汇本身原先并无恶意,不过在中国已有正式国号的情况下,日本人拒不称“中国”却故意选择别号,本身就是一种轻侮态度。

在1930年以前,日本政府向北京政府、南京政府递送的外交照会也无视起码的国际礼仪,不称“中华民国”而称“支那共和国”。南京国民党政府至1930年无法忍受其轻蔑态度,以拒收外交公文相抗议,日本政府勉强同意在致中国的外交公文中称呼正式国名。但在其他场合日本人仍称中国为“支那”。

日本使用“支那”一词还表明了其分裂中国的野心。日本口中的“支那人”只限于“本部”即长城之内十八省的居民,而对其他地区的人则以“满洲人”、“蒙古人”、“藏人”等相称,这明显是把中华多民族的国家割裂成多块,以利其分别控制。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将“支那”一词运用于方方面面。驻扎于华北的日军定名为“北支那驻屯军”,卢沟桥事变后扩大为“北支那方面军”。进攻华中的日军在攻陷南京的番号为“中支那派遣军”。1945年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率全军投降之际,他的头衔还是“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官”。有些中国人愤于此词的国耻标记,在翻译中将其改译为“华北方面军”、“中国派遣军”,其实这未能准确反映出当初这一日语特定词汇的本意。保留“支那”原词不要改译,反而更有益于人们记住那些东洋强盗不仅以武力侵华,更在言辞上处处侮辱我们的国家。

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派驻日本的军事代表团到达东京后发现某些媒体中仍出现“支那”—词,马上以战胜国身份一再要求盟军出面禁止。1946年6月,作为战败者的日本政府不得不向国内出版单位发通知禁止使用“支那”一词,这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获得胜利的成果之一。不过,由于战后的中国仍处于内战和极度贫困之中,在战败者心中并没有真正确立起应有的尊重。日本人相互之间谈论中国时还习惯使用“支那”。

国家自身不强大,仍然无法使人心悦诚服。

“支那”消失

后来的历史证明,“支那”一词在日语中得以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当中国敢于出兵朝鲜并使美国舆论惊呼遭到“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时,战后普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感到万分震惊!在得知中国人和中共军队取得胜利的新闻报道后,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不得不对过去数典忘祖而一度轻蔑的神州大陆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中国”一词就此才真正成为日本人平时的口头语言。

当下国际社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大行其道,不自强就很容易受人轻侮。在国际关系中,日本长期不使用中国国名而冠以辱称,原因也在于此。日本人口中“支那”变为“中国”虽然只是一个用词的变化,却是无数军民抗日血战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结果,也是战后中国在世界上地位变化的一个生动体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