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昭陵

更新时间:2024-09-05 15:39

清昭陵俗称北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2号,是清太宗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寝。清昭陵占地面积实测为318.74万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后经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是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寝。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后经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清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后开始兴建昭陵陵寝,隆恩殿建成后作为暂时安放皇太极灵柩的“享殿”,至顺治帝入关前尚未形成规模。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十七日,昭陵中所用太宗神位及承放神位的宝座才制成,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率众官员及福晋、公主等行告成礼,并依制举行祭奠活动。同年八月定陵名为“昭陵”。

清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十五日,制定了祭祀昭陵的制度。

清顺治七年(1650年),建成昭陵望柱(华表)三对和石像生六对。

清顺治八年(1651年),建成神桥、石牌坊、正红门各一座。昭陵主体建筑初步建成,御封人工堆筑的陵山为隆业山。

清顺治年间,还增建了昭陵隆恩门、东西红门、方城、五凤楼、东西配殿、东西配楼、涤器房、茶膳房、果房、仪仗房各一座以及角落四座。另外,焚帛亭应为清崇陵至清顺治年间建造,东西跨院应为清顺治至清康熙年间建造。

清康熙二年(1663年),增建昭陵月牙城、琉璃照壁及宝顶。

清康熙三年(1664年)至清康熙四年(1665年),昭陵圣号碑、明楼、二柱门(棂星门)、石祭台(石五供)建成。昭陵地宫竣工,清太宗正式奉安于地下。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昭陵神功圣德碑和碑亭建成。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昭陵也与清永陵清福陵一样,奉旨在红桩外增设白桩和青桩。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昭陵增建下马碑三对。

昭陵建成后,有清一代作为皇家陵园,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重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4帝在158年间曾经10次东巡祭祖。昭陵由清朝内务府直接管辖,特设总管衙门和关防衙门严加管理,后改设三陵守护大臣,统管三陵(昭陵、福陵、永陵)事宜。清朝的顺治、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各朝都对昭陵持续进行过维护和修缮。

民国时期

民国十四年(1925年),民国政府撤销三陵总管衙门,昭陵由奉天省政府接收,交省警务处看管。

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8日,奉天市长李德新因扩展奉天市区,请求将北陵(昭陵)官地划归市区,并将北陵辟为公园。昭陵划归市区后,移交给奉天市政公所管辖。5月22日,经省政府批准,将昭陵辟为“北陵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成立北陵公园管理处,膳房、果房为公园管理处办公地。

民国十八年(1929年)5月,奉天市北陵公园管理处改称沈阳市北陵公园管理处。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侵华日军的扶植下,成立了伪满洲国,昭陵又被列为“禁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1日,北陵公园移交给伪奉天市公署,直属陵庙办事处管辖。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北陵公园改归伪奉天市公署工务处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后,由国民党沈阳市政府工务局接管。在此期间,公园古松林木遭到了破坏,尤其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国民党军队进驻昭陵,强占陵寝隆恩殿、东、西配殿、配房等处,使古建筑及各种设施受到了损坏。

新中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市城建局、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市公园管理处等单位先后作为北陵公园的主管单位,以维护陵寝古建筑群的完整、保持陵后古松林貌为原则,对北陵公园进行了规划建设,使北陵公园有计划地开发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文化、休闲公园。自1980年起,在昭陵陵寝内举办“清帝东巡祭祖表演”,在昭陵茶膳房、仪仗房和东、西配殿等处布置“清代八旗兵器陈列”“清太宗及皇后妃嫔等历史人物蜡像展”“喇嘛念经处陈列”“御用桌椅器皿陈列”等展览,用以展示清昭陵的历史文化。

建筑格局

布局

清昭陵建筑平面布局为三进院落。正红门至隆恩门为前导部分的一进院落,在正红门外还有下马碑、石狮、神桥、石牌坊等装饰性建筑。方城、隆恩门、隆恩殿为祭祀建筑区的二进院落。宝城明楼、宝顶、地宫为陵墓区的三进院落。整个陵区配置亦可称为前导和陵墓两大部分,即“前朝后寝”的建筑格局。

特点

在中原的礼制文化中,等级制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用在建筑中,无论是房屋的开间数还是对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构件的使用上,均有严格的贵贱等级之分,不能随意逾越,在关内明清各陵都毫无例外地恪守了这一思想。但在清昭陵中,这一思想却有所缺失。清昭陵作为清初关外的建筑群,其单体建筑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建构起严格、明确的建筑礼制,与中原宫室建筑的诸多规定不符合。例如在房屋开间数上,有奇数也有偶数,果房是两开间,而隆恩殿与东西配殿等却均是五开间。在对屋顶的使用上,建筑的主次关系没有与屋顶形式的尊卑进行严格地匹配,隆恩殿虽是整个陵寝的最核心建筑,但仅是单檐歇山顶,较明楼和神功圣德碑亭的重檐歇山顶等级还要低。正红门、隆恩门与明楼门扇上的门钉也数目各异。正红门外东西两侧院落的硬山式入口建筑,使用了斗拱,上覆黄色琉璃瓦,而涤器房等东西朝房的歇山屋顶却未设斗拱,仅覆青瓦。方城内的东、西配楼采用了两开间的二层硬山顶式建筑样式,这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都是相当罕见的。这些建筑上的特点可能与昭陵建设初期满族人的薄葬观念相关,亦与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统治者对中原王朝帝王陵寝的建筑制度的不熟悉和不理解有关。说明早期满族人虽然吸收了汉文化,但对于其建筑等级制度文化的周密考虑和形式上的体现却未了解到其精髓所在。

主要建筑

下马碑

昭陵周围有6座下马碑。其中4座在昭陵陵前,2座在东、西红门附近。陵前的4座下马碑,2座在新开河北岸,2座在神桥桥南约100米。这6座石碑保存完好,碑的石材、造型均无大的区分。石材都是青沙石,其中新开河北岸的下马碑碑身高4.5米,宽1米,厚0.45米,石座长2.5米、宽2.5米、高0.5米;神桥桥南的下马碑碑身高4米、宽1.05米、厚0.45米,石座长2.5米、宽2.5米、高0.5米;东、西红门附近的下马碑碑身高4米、宽1.04米、厚0.45米,石座长2.5米、宽2.5米、高0.5米。碑座与碑身四角有“戗角石”,既可起到加固碑体的作用,也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碑身的上下首各刻有“如意纹”,中腰开光部分为碑文。6座碑的碑文不完全相同。其中新开河北的2甬碑碑文是满、蒙、藏、回、汉5种文体,刻有“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碑阴与碑阳文字同出一式。其它4座是满、蒙、汉3种文体,碑文为:“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昭陵在建陵之初仅有下马木牌或用陵前石狮子和红椿作为下马标记。清顺治八年(1651年)六月规定:凡祭陵时诸王在狮子处下马,官员于“红椿处下马”。随着陵寝制度的完善,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帝东巡盛京时决定把昭陵以及福陵、永陵下马木牌一律改为石碑,“以昭永远”,显示国家“一统同文之盛”。同年九月十一日、十八日,乾隆帝分别在夏园行宫(新宾永陵附近)及盛京行宫传旨给盛京工部侍郎,要求其立即着手办理。还具体提出要用“满、蒙、汉、西番、回子”5样字式,尽快把设计图样画好,送他审定。开工时间经过钦天监大臣选定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月二十五的寅时。届期,三陵下马碑工程同时破土。担当昭陵下马碑监修工程的是盛京工部主事长亮及员外郎麻强2人。工程历时3个月,崭新的下马碑全部雕造完毕并按时立起。

神桥

神桥是一座3孔拱形石桥,距昭陵正红门50米,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长47米,宽12米,原青砖铺面(今改为条石),两侧有石雕护栏,栏板雕刻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天马及番草、海水江崖、花卉以及犀角等。护栏之上雕刻“宝瓶云拱”,并有俯莲式望柱头,桥两端有守桥石狮子,桥下是玉带河。神桥是明清帝王陵寝中普遍使用的建筑,既有装饰陵寝的作用,更有实用价值。陵寝地势基本上是前低后高,每到雨季有大量的雨水从后向前泄出,神桥下的玉带河变成了排水的渠道,起到保护陵寝的作用。据清嘉庆十年(1805年)《盛京内务府档》记载,昭陵神桥“历来久远、砖石朽烂,多有坏损处。”说明神桥在嘉庆年间已严重损坏。《昭陵纪实》记载:“历年既久,坍塌之神桥处甚多,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估银15万两,拟重新修筑,后因用款过巨,未能举行。现坍塌愈甚,行人怯步。”民国二十年(1931年)进行一次维修。解放后,政府将其列为文物加以维护,于1984年拨款24.5万元进行过一次翻建。

石牌坊

石牌坊是陵寝中一件典型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祭礼仪注的起点,即祭陵人进入牌坊门就进入祭祀状态。此外牌坊也起到装饰陵寝、增加气势的作用。石牌坊设在神桥北50米,正红门前35.5米,是一座仿木架结构石雕制品,高约10.5米,全长约12.6米,4柱、3间、3楼、歇山式顶子,大脊、垂脊、大吻、走兽、垂兽、横椽、望板、勾头瓦件、斗拱、额坊、横梁、栏板、兽头、铺首、雀替以及坊柱等全部仿照木雕做法,生动逼真。坊的正脊、横枋及上枋、下枋还雕刻花卉图案,如云龙戏珠,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等“八宝”。还有缠枝莲、蕃草等等,纹饰生动,栩栩如生。柱底以五对石兽作为戗杆石,其中南北相背者为狮子,东西相背者为獬豸。整个石坊雕琢精细,集平雕、圆雕、浮雕、透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于一体,刀法粗犷、道劲,雕工细腻,为石雕艺术精品。石牌坊的建造年代分为两个时期。坊体建造于清顺治或康熙年间,当时的石坊仅在两端有3对夹杆石兽。而中间立柱前后的2对夹杆石兽为清嘉庆六年(1801年)增设。1988年9月中旬,为保护石牌坊用4组槽钢对石牌坊进行加固。

西跨院

西跨院又称省牲厅(亭)或宰牲亭(厅),坐落于正红门西侧,占地近400平方米,建于清康熙年间,是陵寝中作祭祀准备的附属性建筑。西跨院内原有两座建筑物,为祭祀前宰杀上祭用的猪、牛、羊的宰牲亭及院落北部用来置锅灶烹煮祭品的馔造房,清末倒塌。其遗址有基石、破损建筑石料、灶台等。2004年,按沈阳市文化局专家的意见,把馔造房遗址用特种玻璃罩罩住,供游人参观。跨院门为3间硬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筒瓦屋面,正脊1条,垂脊4条,正脊由正当勾、串珠、带有龙饰的脊简、正吻组成,垂脊由当勾、串珠、脊筒、吞口兽、腰兽组成,垂脊上没有走兽。建筑为砖木框架结构,墙体由小停泥砖和白灰、青灰制成的胶结材料砌筑而成,砌筑方式为淌白墙,墙体下碱部分为青砖,梢子为琉璃砖砌筑,山墙外侧拨两行琉璃檐,琉璃檐之上为琉璃博缝板,室内抹石灰砂浆,外刷石灰浆两道。门为三樘对开合扇实榻木门,门钉为六路七行。木框架结构从下至上顺序依次是柱、檐枋、坐斗枋、五踩斗拱、五架梁、三架梁、挑檐桁、檩、椽、飞、望板。柱侧脚为0.08米,其中柱脚直径为0.32米,柱顶直径为0.29米。斗拱的斗口尺寸为0.09米,椽、飞断面尺寸为0.1米x0.1米。上下大木地仗为一麻五灰,油饰颜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彩绘形式为旋子墨线小点金彩画。整个建筑在低矮台明上,台明阶条石、陡板均为石质,前后均有踏跺。地面用石材铺设。院落西墙上有一块麒麟砖雕,虽经300多年风雨侵蚀,麒麟的头、脚、躯干等部位仍依稀可辨。

东跨院

东跨院又称更衣厅(亭),坐落于正红门东侧,占地近400平方米,建于康熙年间,与省牲厅相对称,院内原建有门房3间,为主祭者(后嗣皇帝)谒陵进祭时按制更换祭祀衣服、休息的更衣亭,东跨院建筑清末倒塌。院东墙上有一块麒麟砖雕,与省牲厅照壁制式相同。在麒麟砖雕墙北有一门,门内为净房。净房是皇帝的御用厕所,建成于康熙年间,原为封闭的亭式建筑,东南北3面为墙,西面为木制的4道门,枋上有斗拱,海墁天花,梁架裸露,施以彩画。20世纪80年代御厕倒塌,现只存有遗址。方形遗址基石清晰可见,长6.4米,宽6.2米,四角镇以圆石,石面中央有一个长约1米、宽不足0.5米的花生状便池,这与皇宫净房使用“净桶”的形制不同,其完整性全国罕见。2004年按市文化局专家的意见,用玻璃罩把厕位罩住,使遗址既得到保护,又可以供游人近距离参观。东跨院门与西跨院门建筑形式完全相同。

正红门

正红门亦称前宫门、大红门,是进入陵寝的门户,也是陵区前导部分的开始。正红门建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为陵寝总门户,在石碑坊北35.5米处。正红门全高8.775米,宽15.955米。屋顶为单檐歇山式,顶上满铺五样黄色琉璃瓦,有正脊1条,垂、岔脊各4条,正脊由正当勾、串珠、带有龙饰的脊洞、简瓦、正吻组成,岔脊上有3走兽。直椽、直飞均为琉璃制品,其断面尺寸大小依次为0.1米×0.1米和0.07米×0.07米,翘椽、翘飞(尺寸同直椽、直飞)及老角梁、仔角梁均为木制。正脊原有琉璃宝瓶(现已不存),是取谐音“保平”平安之意。正脊上有鸱吻,垂脊上饰仙人、龙、风等垂兽,显示建筑等级较高。檐下斗拱为仿木砖砌而成。斗拱下方用浮雕行龙、海水、垂花等装饰,墙体为三洞拱券砖结构,明间券脸石上雕二龙戏珠,券脸下部“下碱”部位刻有“寿山福海”及松树、宝瓶、荷花等吉祥图案。左右次间券脸石上雕刻云纹,三券门门楣正中有一长方形石雕门额,门额光素无字。三座拱门均为两扇对开合扇实榻朱红木门。门上安装六角形兽面“铺首”1对,门钉为六路六行。木门地仗为一麻五灰,油饰为颜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门洞两壁各有一圆洞,是穿门杠用的洞口。正红门坐落在近1米高的须弥座台基上,用石头垒砌、油灰灌浆的须弥座有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6部分组成,无纹饰,三出踏跺,须弥座之上地伏、栏板、望柱均为石质,台基前后有台阶三路,栏板的雕刻纹饰有净瓶、荷叶及回纹,望柱头形状为宝瓶莲瓣。拱洞内及须弥座地面均为石材铺设,连接月台与须弥座部分是踏跺,踏跺两侧有栏板、抱鼓石。中门的抱鼓石用两只石狮装饰,显示此门的尊崇地位。在正红门月台前,有一对平卧在无基座地面上的小石狮,这种石狮造型当属清初地方风格。正红门两侧分别为一字琉璃袖壁,长7.19米。所谓“袖壁”,与照壁在样子上一致,只是不在门正中,而在门的两侧,如同衣服的袖子。袖壁正中有如意形“盒子”一个,“盒子”内镶有升腾状五彩琉璃云龙,四角上镶有琉璃岔角。影壁四周有线枋子,壁帽为琉璃帽。大红门及东、西红门各有严格的使用规制。大红门正中一间叫“神门”,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神灵”出入的门户,此门平日不开,只有在大祭时开启,但也只许抬祭品和送祝板的官兵从此门进陵,其他人一概不许通过,所以人们对此门很忌讳。大红门东侧一间叫“君门”,是皇帝前来祭陵时走的门,其西侧一间叫“臣门”,是祭陵大臣出入的门。东、西两红门是陵官或夫役走的门。但在实际使用上却并不完全遵守这个规制。皇帝东巡祭陵并不从前面的君门和臣门出入,而走东、西红门。

红墙

袖壁两旁是环绕陵寝的红墙。红墙四面高低尺寸不同,其南面的高度为9尺8寸,东、西、北三面高7尺7寸。总长495丈9尺(均为清营造尺,每尺合公制0.32米)。墙裙和墙顶用黄色琉璃构件装饰,墙身为红色。此墙又叫“红城”或“风水围墙”,陵寝主要建筑围在它的中央。

东、西红门

昭陵红墙东西两侧各有一门,分别是东红门、西红门,门高7.47米,宽23.18米,屋顶为单檐歇山式五样黄色琉璃筒瓦,屋顶上有正脊1条,垂、岔脊各4条,正脊由正当勾、串珠、带有龙纹的脊洞、筒瓦、正吻组成,岔脊上无走兽,直椽、直飞均为琉璃制品,其断面尺寸大小依次为0.1米×0.1米和0.07米x0.07米,翘椽、翘飞(尺寸同直椽、直飞)及老角梁、仔角梁均为木制品。地面以石材铺设而成。东、西红门为单洞拱形砖结构,券脸石上雕刻云纹,从门洞下碱看,砌筑方式为淌白墙,穹顶抹石灰砂浆,后刷白浆。东、西红门四角有角柱石,下碱上方有腰石线,门洞上方的坐斗枋由带有二龙戏珠图案的琉璃件组成。门为对开合扇实榻木门,门钉为六路七行,门环为六角形,门地仗为一麻五灰,油饰为颜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东、西红门坐落在低矮的台基上,台基由阶条石按规则排列而成。东、西红门两侧分别为一字琉璃袖壁,袖壁正中有如意形盒子一个,盒子内镶有升腾状五彩琉璃云龙,四角上镶有琉璃岔角,袖壁四周有线枋子,壁帽琉璃帽,整个袖壁坐落在圭角之上。

神道

进入大红门向北有3条笔直的用石板铺成的石路,正中与“神门”连接的路叫“神道”,又名“参道”。“神道”和“神门”同样是陵主“灵魂”出入陵墓走的道路。昭陵“神道”的起点为正红门的中门—“神门”,终点为月牙城影壁墙,全长约325米。按明清陵寝制度,对神道有许多限制。不许从神道这端直接看到另一端的隆恩门,即从正红门至隆恩门中间必须有建筑物将两者隔断,这寓意“风水”一眼望不断,修陵者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在神道上修设“影壁山”及“龙风门”遮挡。昭陵神道未使用影壁山,而是在神道上修建神功圣德碑碑亭。神道和神门一样神圣不可侵犯,除了大祭时抬祭品、送祝版、祝帛的官兵可以行走之外,其他人禁止通行。

华表柱

华表柱又有“擎天柱”“万云柱”等名称。昭陵华表柱高约8米,围1.5米以上。它的结构是由底座、柱体、云板、天盘、柱顶、护栏等部分组成。其用途主要是装饰和丰富陵寝建筑内容,使之更有气魄,更加豪华。华表柱3对,分别在大红门外距下马碑不远的地方和在石象生之前以及在神功圣德碑碑亭之前。3对华表柱样式有相同之处,底座都是六角形须弥座,须弥座的上下枋及束腰部位刻有云龙、仰俯莲等纹饰。不同之处是柱体有六角形,也有圆柱形,上面的浮雕一样,都是云龙蟠柱纹。雕刻形象生动的巨龙,在浓密的云水间仿佛在盘旋升腾;云板横插在接近柱体的顶端,是一块长三角形绿石板,云板上刻有密集的云纹。陵寝外的华表上的云板刻有“日”(东)及“月”(西)二字。在柱体顶部有一圆盘叫“天盘”,天盘之上为柱顶。柱顶有两种,一种是桃形望柱头顶(又称“海石榴”),另一种是怪兽即望天犼。怪兽披麟挂甲,尾与鬃发相连,鼻子长且弯曲,浑身瘦骨嶙峋,样子似犬非犬,作昂首跷尾引颈高啸状。华表的四周有六角形的护栏,栏板上刻有“万”字不到头等图案,护栏望柱有形态各异的八走兽,分别是獬豸1对、狮子1对、麒麟1对、犼1对。护栏起到保护华表的作用。

石像生

石像生位于正红门内,距正红门26.4米,设立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位于神道两侧,分别为石狮、石獬豸、石麒麟、石马、石骆驼、石象。据《清世祖实录》记载,清顺治七年(1650年)四月乙酉“昭陵立象、卧骆驼、立马、坐狮子、坐兽、坐麒麟各一对,擎天柱四、望柱二”。其中的坐兽就是獬豸。石兽间距10.9米。石兽群统称为石像生。石兽下面有须弥座,座高1米,长2.7米,宽1.5米,座上雕刻纹样锦袱,四角各附一古钱。须弥座四面分别刻有石榴、卷草、宝相花等图案。石座的精美衬托了石兽,使它们更显得华贵而威武。石像生起到装饰点缀陵寝的作用,也是陵前仪仗銮驾的象征。陵前置石像生群,它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和重要标志。帝王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死后还要修建状如皇宫的豪华陵墓,并在陵前列置石人、石兽等石雕像,俨如日夜仪卫帝王安全的“御林军”,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皇家威严。

神功圣德碑亭

神功圣德碑亭又名大碑楼,长、宽均为11.12米,高13.05米,重檐歇山式五样黄色琉璃筒瓦屋面,正脊1条,垂脊各4条、岔脊8条,每条岔脊有4个小兽,围脊4条,博脊2条,正脊由正当勾、串珠、脊筒、筒瓦、正吻组成。碑亭建筑斗拱为角科、柱头科、平身科,一层为五彩斗拱,二层为七彩斗拱,斗口为0.07米,直椽、翘椽均为圆形,断面直径为0.11米,直飞、翘飞为方形,断面尺寸为0.1米x0.1米。墙体砌筑方式为淌白墙,墙体四周角柱石断面尺寸为0.635米x0.32米,高0.88米,腰线石厚度0.23米,墙面抹麻刀灰,外抹一层红土浆。室内抹麻刀灰,外表面刷黄色浆、绿剪边。四面墙体均有一拱形四抹隔扇门。飞檐斗拱,枋、柱、檩、椽各处均施以彩绘,一层椽头彩画图案为“虎眼”,飞头彩画图案为“别”字,二层椽头彩画图案为“凤眼”,飞头彩画图案为“四瓣花”字,坐斗枋由木材制成,上面施以彩绘,室外大木架彩绘形式为旋子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室内大木架绘墨线大点金,天花板图案为金线荷花五彩岔角云,上下大木架结构做一麻五灰地仗,油饰颜料光油三道,外罩明油一道。地面用石材铺设。碑亭下部为方形台基,台基为石质须弥座,须弥座由圭角、地伏、上枭、下枭、上枋、下枋、束腰组成,无雕饰,须弥座四面各出有一与地面相连的踏垛(台阶),踏垛5步,踏步宽0.32米,高0.16米,垂带长度1.8米,宽0.385米,厚度0.19米,石象眼,砚窝石宽0.47米。碑亭正中立石碑,即“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通高6.67米,碑身高5.45米,宽1.76米,厚0.71米,碑头由6条出水蛟龙盘曲在一起组成,碑额用满、汉两种篆体刻有“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9个大字。碑座是龙跌(又名赑员),长4.67米,高1.11米,宽1.9米。龙跌之下的部分是地伏,为地基基座。地伏上雕刻海水江崖。地伏四角各雕一个凹形海水漩涡,每个漩涡中分别雕有鱼、鳖、虾、蟹4种水族动物。

祭祀用房

在碑楼北面东西两侧,各有2座3间青砖瓦房,是祭祀用房。东侧2座,北叫茶膳南叫涤器房;西侧2座,北叫仪仗房,南叫果房。4座祭祀建筑形式相同,均为单房,檐歇山式3间四面出廊式布瓦屋面,正脊1条,垂、岔脊各4条,正脊由正当勾瓦条、带纹饰的脊筒、筒瓦、正吻组成,岔脊上有4小兽。墙体由小停泥砖和青白灰胶结材料砌筑而成,砌筑方式为淌白墙,室外清水墙,室内墙面抹白灰砂浆,外刷白浆二道,四面出廊,柱侧脚为0.05米,柱脚直径为0.32米,柱顶直径为0.29米。木框架由檩、柱、梁、随枋、挑檐桁、荷叶墩、帘笼枋、正心桁组成。门为六抹对开隔扇门,窗为三抹隔扇窗,椽断面尺寸为0.1米×0.1米,飞断面尺寸为0.1米×0.1米。檩、柱、枋等木结构均做一麻五灰地仗,刷颜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木门、窗刷颜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雀替彩绘、望板、椽、飞油饰。地面由方砖铺设而成。祭祀用房均建在台基上,台基长17米,宽12.54米,台明阶条石、徒板、柱础均为石材质,门前踏跺为两步,踏步宽0.34米,高0.14米,垂带宽0.34米,厚0.12米,砚窝石宽0.34米,厚0.13米。祭祀用房的作用各不相同。茶膳房是上祭时烹茶煮奶及上茶官员休息的地方,涤器房是洗涤祭祀用具的处所,果房是上祭时准备土杂果品鲜货及上果官员休息的地方,仪仗房是皇帝谒陵时存放旗、伞等祭祀所用的仪仗之物的地方。

方城

方城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仿照盛京陪都城堡轮廓外形建造,是盛京城的缩影。城高6.15米,南北长146米,东西长12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突出的角台,上起角楼。城墙以青砖砌成。东、西、南三面有雉堞(垛口)及女儿墙,北面砌成宇墙,前后城壁正中心各有一突出的方台,上起门楼,下为门洞,南为隆恩门,北为明楼。门洞两侧有磴道可供上下。城上马道宽5.4米,青砖铺成,路面由外向内倾斜。方城门户森严,雉堞林立,俨然如一座城堡,城内有两座配楼、两座配殿、焚帛亭(燎炉)、隆恩殿、二柱门(棂星门)、石祭台。

隆恩门

隆恩门为方城的正门,由城座和五凤楼组成,全高21.92米,宽16.07米。城座为方台式砖石结构,单体拱形门洞。建筑砌筑方式为淌白墙,由小停泥砖和青白灰胶结材料砌筑而成,门券脸石上雕刻卷草图案,下碱部位刻有松石图案,松树老干盘曲,状若游龙。门洞上方镶有带有龙饰和风饰图案的琉璃件,门楣正中有石刻门额,上面用满、蒙、汉3种文体竖刻“隆恩门”3字,垛口下方镶有精美图案的倒挂眉子及琉璃件披水。城座建在圭角、地伏石之上,城座四角有柱角石,其断面尺寸为0.34米×0.49米,高1.24米。五风楼坐落在城座之上,式样颇像沈阳故宫的凤凰楼,为3层歇山式,面宽3间,进深2间。1层、2层有岔脊8条,围脊8条,每条岔脊上有3走兽,3层有正脊1条,垂、岔脊各4条,岔脊上有3走兽。正脊由正当勾、串珠、带有龙饰图案的脊筒、筒瓦、正吻组成。正脊正中原有1只琉璃烧制的宝葫芦,并以4条金链加固,这些金链(实际为铜鎏金)俗称“江山万代”。民国年间,因地方不靖,恐金链丢失,将其摘下交给官署保管,后不知去向。其大脊中存有宝匣,匣中除贮有当时的钱币、金银铜铁锡5元宝、宝石外,尚有五色缎块、五色线、经篇、药材等宝物。五凤楼木框架由柱、枋、斗拱、梁、挑檐桁、檩、椽、飞、望板组成。五彩斗拱,斗口为0.095米,椽、飞断面尺寸为0.12米×0.12米,斗拱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木拦板为2层、3层外廊围护结构。门为两扇对开的实榻木门,外包铁皮,双面铜门钉,6路8行,门上有面兽1对,并有门杠锁闭。门前原有一座由青砖铺成的“丹墀”,是谒陵官员行礼之处。五风楼彩绘为旋子金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彩画。整个大木架地仗为一麻五灰,油饰为三道颜料光油,外罩清油一道,椽头彩画图案为四瓣花,飞子头图案为“别”字。地面用石材铺设。

角楼

方城四角建有角楼。角楼全高15.965米,为2层,均为1间,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十字脊式顶,大脊正中有琉璃宝瓶,飞檐四角下各垂有铁质惊雀风铃,四面出廊,正面有对开两扇木板门,二楼四面有四扇格扇门。内有木梯可供上下,地面为石材铺设而成。角楼油饰彩绘为旋子墨线大点金彩画,椽头彩画图案为4瓣花,飞花彩画图案为“别”字。角楼木框架由柱、枋、平板枋、斗拱、梁、挑檐桁、檩、椽、飞、望板组成。油饰均做一麻五灰地仗,刷颜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

东、西配楼

东、西配楼分别在东、西配殿的南侧,形制相同,为二层前后出廊硬山式建筑,上铺黄色琉璃瓦,正脊1条,垂脊4条,垂脊由正当勾、串珠、带有龙饰图案的脊筒、筒瓦、正吻组成,垂脊上无兽。东、西配楼为砖木框架结构,作为围护墙的砌体由小停泥砖和青白灰胶结材料砌筑而成,整个墙体砌筑风格为糙砌墙,梢子用琉璃件砌筑,山墙外侧拨二层檐,檐上安装琉璃博缝砖,东配楼室内墙面抹白灰砂浆,外刷白浆。东西配楼木框架由柱、枋、梁、楼板、五架梁、三架梁、檩、椽、飞、望板组成。二层前后廊间安装带有如意净瓶图案的柱板,椽飞断尺寸为0.1米x0.1米,上下二樘实榻木门,四樘棂格窗,整个建筑没有雀替,柱侧脚为0.08米,柱脚直径为0.32米,柱顶直径为0.29米。一层油饰为石碾玉墨线大点金彩绘,二层为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小点金彩画。木结构作一麻五灰地仗,油饰为三道颜料光油,外罩光油一道,椽头彩画图案为四瓣花,飞子头图案为“万”字。地面用石材铺设。屋内木制楼梯可供上下二楼。东、西配楼为明清皇陵中昭陵所独有的建筑。

东、西配殿

东配殿在隆恩殿东厢,西配殿在隆恩殿西厢,形制相同,距隆恩殿台基18米,全高9.35米,四面出廊,面阔3间16.88米、进深2间13.9米,其下有低矮的石基座,石基由石质须弥座组成。须弥座高0.6米,门前踏跺5步,踏步宽0.33米,高0.125米,垂带长1.76米,宽0.4米,厚0.17米,青砖象眼。东、西配殿建筑砌体风格为淌白墙,由小停泥砖和青白灰胶结材料砌筑而成,室内墙面抹白灰砂浆,外刷白浆。东、西配殿木框架由柱、枋、斗拱、梁、挑檐桁、檩、椽望组成。三彩斗拱,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斗口为0.11米。门为四扇六抹隔扇门,窗为四扇四抹隔扇窗,柱侧脚为0.04米,柱脚直径为0.36米,柱顶直径为0.033米。单檐歇山式五样黄色琉璃筒瓦殿顶,正脊1条,垂、岔脊各4条,正脊由当勾、串珠、带有龙饰图案的脊简、筒瓦组成;垂兽、岔兽各4个,岔脊上有5个小兽。门窗及梁柱一律以朱红油饰。大木架均做一麻五灰地仗,刷颜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彩画为旋子烟琢墨大点金彩画,椽头彩画图案为四瓣花,飞子头图案为“万”字。地面用石材铺设。东配殿主要用途一是存放祝板和制帛。每年祭祖之前,盛京礼部要将祝板、制帛在大祭前一天送至陵寝,供奉于东配殿,以便大祭时向神位宣读。二是代替隆恩殿存放神牌及祭器。当隆恩殿需要维修、彩绘时,以东配殿暂时替代隆恩殿供奉清太宗及孝端文皇后神牌。每逢大祭、小祭以及其他祭祀,一律改在此殿举行。尽管东配殿殿内狭窄依然因陋就简,以不失礼制为主旨。东配殿殿内存有龙亭2座、祝版1件、制帛1件、暖阁1座、御榻1个、拜褥1件,装饰龙亭用黄缎10米均为复制品。西配殿在隆恩殿西厢,建筑形式与东配殿完全相同,是举行“忌辰”行大祭礼时供喇嘛诵经作法的场所。殿内原有方桌1张,位居殿内正中,祭祀时桌上放着一尊用白面和菜籽油制成的喇嘛塔(大肚塔),塔对面的西墙上挂有佛像及“唐卡”(佛画),从南至北依次为阿底峡、莲花生、大日如来、宗喀巴、释迎牟尼、长寿佛、四臂观音、金刚萨埵和玛尔巴,大多是各教派的祖师高僧和藏密中的传奇人物。方桌南北各有低矮的条桌长凳,是喇嘛们的坐席,祭祀时敲打法器口念经咒。

焚帛亭

焚帛亭又名“燎炉”、焚帛炉,坐落在隆恩殿西南。是一座用汉白玉雕制的小型亭子式建筑。全高2.46米,正方形,边长1.5米,歇山式顶子,南北两面大坡,大脊正中有一火焰宝珠。花形山尖下垂一个圆环,圆环四角各有一金钱。其它如螭吻、垂脊、瓦垅、山尖、勾头、椽望、斗拱、梁柱等全部是仿砖瓦及木结构雕刻的,形象十分逼真。亭子前面有活枢屏风门二扇,门扇早已下落不明。东西北三面山墙,有透花窗棂,关闭无隙。亭子内为“火池”,火池的下部前后各有一钱形透气圆孔。亭子的下部是须弥座,座上雕刻有各式花纹。整个亭子造型十分精致、细腻。焚帛亭是大祭时焚烧祝板、祝帛以及彩纸和金箔、银箔等祭品之处。按大祭礼制规定,每次大祭要焚烧纸1万张、金银箔1万锭。烧祭时主祭人要站在月台西南角的“望燎位”上观看,以尽孝道。这件仪式叫“望燎”,是祭祀的最后一道程序。

隆恩殿

隆恩殿又称“享殿”“飨殿”“献殿”,是祭祀陵墓主人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的神位之所。清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草创,清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定名“隆恩殿”,同时悬挂匾额。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改建。隆恩殿面阔3间,进深2间,四面出廊,为歇山式黄色琉璃简瓦殿顶,正脊1条,垂、岔脊各4条,各条均有垂兽、岔兽,正脊上有正吻2个,岔脊上有5个走兽。隆恩殿木框架由柱、枋、斗拱、梁、挑檐桁、檩、椽、飞、望板组成。门为四扇隔扇门,窗为四扇四抹隔扇窗,七彩斗拱,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斗口尺寸为0.11米。坐斗下有兽面。柱顶沿枋两侧有雀替。柱侧脚为0.05米,柱脚直径为0.37米,柱顶直径为0.3米。枋、椽、飞断面尺寸为0.15米×0.15米,木垫板为透雕,图案为八宝。室内地面用石材铺设。整个建筑彩绘为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彩画,椽头彩画图案为“寿”字,飞头图案为“万”字。大木架油饰均做一麻五灰地仗,刷颜料光油三道,外罩光油一道。隆恩殿内无顶隆恩殿棚不饰天花,梁架裸露,上面施以彩画。殿内后部备有大暖阁1座,外披黄缎罩(又叫“披庐帽”),按古代帝王陵墓“事死如事生”的惯例,其形状如寝所,暖阁内有神床,床上有帷幔、黄云缎枕头及被褥等卧具,全部用惟帝王独享的明黄云纹缎制成。除此之外,暖阁内还有一小暖阁,内供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神牌。上面用满、汉文写着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的庙号和谥号。暖阁之前有供案和龙纹、凤纹宝座各1座。大祭时将神牌从暖阁移至宝座上接受祭享。供案前有五只黑漆描金圆几,几上摆设珐琅炉瓶五供,上面插有用铁片制成的“灵芝”及“万年松花”(又叫金银花钗)。这套供器上有“乾隆年制”字样,是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由北京总管内务府造办处制造的,是昭陵珍藏的清宫文物之一。在龙、凤宝座两侧设有宸妃、懿靖大贵妃及康惠淑妃的陪祀座,称“福晋椅”。东西各1个,配椅2个。椅上虽无雕饰,但靠背及坐垫也均用明黄缎套。供桌上摆五供,篚盛无字的白素帛、饼饵果实等仅52器,显示出皇家帝后妃嫔森严的等级差别。在隆恩殿内还设有朝灯6盏、盛皇太极御用弓箭的盛弓柜1个及盛装龙袍的樟木箱等等。清帝祭祖时还要瞻仰这些御用之物,缅怀祖先开国创业的艰难。

棂星门

棂星门位于隆恩殿后身,又名二柱门、冲天牌楼、照牌。照牌为夹山式,门为一间,两边各有一方形石柱,高约7米,直径0.4米,石柱前后有抱鼓石。柱子的顶端有方形须弥座,座上各有一石兽。石兽坐南朝北,身上锁着铁链。两柱外距7.82米,门宽2.1米,上顶铺黄琉璃瓦,檐梁下为木制斗拱,横梁下是槛框,门为两扇对开,木板隔扇式,门扇上下有门轴和门框。

石祭台

石祭台在二柱门之后,长5.9米,宽1.6米,高约1.3米,用汉白玉雕造,造型是须弥座式。其上坊雕刻缠枝莲及宝相花,纹样布置丰腴饱满,枝叶翻卷有序。下坊雕刻花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肠等“佛八宝”,石祭台周围还刻有柿子、如意、净瓶、鹌鹑等,寓意“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祭台之上有5件石雕:正中为香炉(又叫“海山”),两侧有香瓶、烛台各1对。香炉为朝冠式2耳3足,炉身浮雕坐龙、万福如意流云回纹及灵芝、旋螺宝珠等纹饰。腿为掏象鼻腿,造型稳重,炉中立有“紫石火焰”,两侧的香瓶上也立有紫石,寓意香烟不断,烛火长明,大清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