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兴

更新时间:2024-05-14 14:40

杨仲兴(1694-1775),字直廷,号讱庵,广东嘉应州程乡县东街堡下市(今梅江区金山)人,清朝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进士,曾任福建清流县知县,广西兴安县、凌云县、上林县、宣化县、藤县等县知县,广西宾州知州、思恩府同知,江西瑞州府知府、赣州府知府、南昌府知府,福建延邵兵备道道台,湖北省按察使等职。

人物生平

杨仲兴(1694—1775年),字直廷,梅城下市人,清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乡试中举人,清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授福建清流县知县。乾隆三年(1738年)改任广西桂林府兴安县知县。在任期间,深察下情,关心民间疾苦,广建社仓,备荒赈灾,疏通河道,修筑提防,因“功甚巨”擢升广西思恩府同知,再迁任江西瑞州知府。为官廉洁贤能,政绩卓著,受乾隆皇帝召见,并赐“貂皮药锭”以嘉奖。不久,转任福建延邵兵备道道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升迁湖北按察使。

杨仲兴为官30余年,足迹遍及福建、广西、江西、湖北等省,从县令、府道至省按察使,所到之处,勤政爱民,兴利除弊。“案牍皆手定”,举凡“山川厄塞,民食缓急,以及学校书院之兴废,必尽心力无少懈”。他还是个学有所成的学者,公务之暇,精研古文,文风“朴实廉悍,有如其人”,《客人先生诗传》作者钟应梅教授评曰“清一代吾粤之古文者,当首推仲兴与高要彭泰来。”杨仲兴于乾隆四十年(1775)在家病逝,终年82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作 “杨中兴”)

史料记载

[清](约公元一七三六年前后在世)字直庭,号韧庵,广东嘉应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初前后在世。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o年)进士。授福建清流县知县,后去职。复起,历至湖北按察使,又夺职。改官刑部郎中,因病乞归。仲兴精力过人,手披口答,五官并用。历官所至,于政治必尽心力以规画之。仲兴颇工古文辞,甚为袁枚所称,著有文集、《性学录》、《读史提要》、《观察记略》及《四余偶录》,(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客人先生诗传》作者仲应梅教授评“清一代吾粤之为古文者,当首推仲兴与高要彭泰来。”

其事迹载入《广东通志》和《嘉应州志》等。

轶事典故

书香门第

梅县《绍德堂杨氏族谱》载:“元朝期间,兵燹骚然,宁民转徙。公与所善戴姓,结伴携家人入粤……”迁徙梅州的林姓,自七世易姓后,自立堂号为“绍德堂”。后来,杨远绍公后裔播迁广东各县以及广西、江西、四川、湖南、浙江、台湾和海外暹罗、安南等各地。

绍德堂杨氏开枝散叶,在梅城聚居地一是上市拔俊老屋下、新屋下、榕树下、资源楼、楼下屋;二是下市攀桂坊,其中有豸史第、石门框、按察第、中将第、四冶第、都督第、纯厚楼、诚创庐、资政第、简庐、双魁第等楼屋,其他地方也有零星分布。

“七世务农商,八世始崇文”,绍德堂八世杨仰文考中庠生后,九世杨守白考中贡生,十世杨元杰为国子监助教,从七品。据《绍德堂杨氏族谱》杨元杰抚三幼弟教育成材。二弟杨元伟于癸亥岁(1623)考取拨贡、候选教谕;三弟杨元标庚申岁(1620)考中贡生;四弟杨元儒于己未岁(1619)考中拨贡,壬午岁(1642)考取国子监,毕业委任福建汀州府知府,他们商读传家,后裔八位进士,三十八位举人,贡生、监生、秀才一大批,代有英才。

查证《梅州进士录》资料,并结合鼓楼下碑文,按年代,十世祖杨元杰后裔八位进士,分别为:十三世杨为橓,杨元杰曾孙,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明通进士,官居七品;十三世杨仲兴,杨元杰曾孙,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进士,官居三品;十四世杨勋,杨元杰重孙,乾隆四年(1739)己未科连捷进士,官居三品;十四世杨德仁,杨元杰重孙,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科进士,官居六品;十六世杨奎猷,杨元杰六世孙,乾隆三十六年(1780)庚子恩科武进士钦点御前蓝翎侍卫,官居从一品;十六世杨时清,杨元杰六世孙,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科武进士,官居从三品;十六世杨冲凤,嘉庆元年(1796)丙辰科考取武进士,官居从三品;十八世杨沅,杨元杰八世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成科进士,官居七品。

鼓楼下进士第从杨为橓考上进士到杨沅考上进士,前后6代人跨越171年。鼓楼下除诞生了八位进士,也诞生出许多举人和秀才等。

戴罪赴科场

清朝康熙年间,嘉应州(今梅州)城东郊,有一座东山寺。因为年久失修,墙垣坍塌,香火零落。寺中和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附近有地名叫小溪唇,其中杨屋的大户叫杨太公,家道殷实,他常到东山寺坐谈,顺便布施一些钱物,且与寺中的伙头僧很投缘。一夜,杨公梦见伙头僧入室,突然惊醒;家人来报夫人生了一个儿子,惟右手勾曲不伸。杨公见梦境蹊跷,赶往东山寺探视,看见伙头僧刚刚死在灶前,右手尚握火钳,杨公将其火钳拿开,回家一看,儿指已伸直了。这个儿子便是杨仲兴,后来考中进士,历任六县知县、三府知府,直至刑部郎中,著作等身,名满天下,他的事迹被载入《广东通志》和《嘉应州志》。他在官任中曾几次回乡,感于梦境之事,专为东山寺撰写楹联云:“观我生进退,证梦觉因缘。”

话说仲兴长大后,攻读甚勤,考中了庠生。一次,有佃农来杨宅缴纳稻谷,因年岁荒歉谷数不足,仲兴嫌之,佃农出言不逊,恶语相向;仲兴大怒,起足踢去,误中阴处,佃农即毙。仲兴往县衙自首,定为误杀罪,锁入牢狱。仲兴悔之不及;惟嘱家人送书籍,每日诵读;但思一日不死即读一日,亦快事也。

一夕,州牧微行查夜,闻狱中有读书之声,默识之,连数夜出听,书声不辍。问狱卒,方知杨某入狱两个月来,每天手不释卷。时届乡试之期,州牧叫人唤出仲兴,问他:“你既犯死罪,还读书做什么?”仲兴说:“误杀人命,惟多读一日书,虽死亦甘心矣。”州牧说:“如果你敢参加乡试,我放你去,如侥幸中举,我即呈报省署,要求赦免你罪,不中,则仍归就狱,不可逃走,负我怜子之心。”仲兴大喜,感谢涕零说:“州牧如此信任,不啻重生父母,愿赴乡试,但恐福薄,有负厚恩。”州牧立命放之,嘱曰:“你明日即去赴省,场中宜用心作文,倘获中,吾亦有光。”仲兴即乘船抵省进场。榜发,竟获第九名举人。州牧闻讯大喜,立备文书详报省署,上司亦奇其事,准赦其罪,仲兴回乡拜谢州牧。州牧鼓励他继续上进。

次年,杨仲兴会试北上,至山东欲投宿,客栈人满,店主云:“店后尚有闲房。”随引公入房,房颇深,中间有一竹闼界断封锁。时仲兴带一仆同行,尽日风尘,备极困倦,点烛而眠。睡至半夜,忽觉有冷水溅面,仲兴神昏气倦,不能出声,急抽床头佩剑一挥,只听“哎哟”一声,乃尽力张眸,佩剑已插入竹闼,掀闼一看,后面有一具棺木,剑已插在棺材头上。仲兴推醒仆人,大呼店主,店主奔至,仲兴责问说:“你怀蛇蝎之心,欲害我,我不当害,你尚有何话可说?”店主见此状,忙跪下,说:“事出有因,容小人禀告。去年某官经过此地,其女死,暂时寄放于此,约后即遣人运去,至今音信杳然。此尸前月才为祟,所有过客,皆不敢引他寓此。忽昨夜梦神谓曰,明晚有杨姓举子到,引寓此房,当收此祟,今果符神言,相公将前途无量,请恕小人之罪。”仲兴见店主意恳情真,便不再计较,说:“柩以入土为安,我这次上京会试果成进士,届时必将此女礼葬。”进京三试毕,果考中进士,分发福建清流知县,归途回到山东客栈,便于左右择一隙地,将此柩备礼安葬。

杨仲兴于雍正八年己酉科考中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这种“联捷中式”是很少见的,一时传为佳话。后来历任福建清流、广西兴安、凌云、上林、宣化、藤县六县知县,再升宾州知州,江西瑞州府赣州府南昌府知府,湖北按察使。杨仲兴精力过人,案牍皆手定,手披口答,五官并用。后改补刑部郎中,在朝老成练达,为诸曹之冠,诰授中宪大夫。通籍四十余年,其宦辙所至,凡山川关塞,及书院学校之兴废,必尽心力无少懈。晚年因疾乞归后掌教肇庆端溪书院和潮州韩山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著作有《性学录》、《读史提要》、《观察记略》、《四馀偶录文存》等书。

寺僧转世传说

寺僧转世为进士的传奇

东山阁始建于何时,文献付诸阙如,从王漱薇的《梅联最话》与清末外交家、诗人黄遵宪之父黄雁宾(黄鸿藻)的《逸农笔记》所记载的一则奇闻中可以看到,东山阁在清初就已存在。原来,清朝雍正庚戌科进士、湖北按察使杨仲兴之父杨濬,相传住宅与东山阁相邻,经常前往与寺中僧人饮茶叙话。寺中有一位司厨僧人(俗称火头僧),此僧“木讷诚朴”,除诵读经书外,平常从不出言,唯喜与杨公交谈。他每餐生火造饭时,必定另外抓开一撮米,以之周济贫困民众,客家话将以手抓物呼作“揶(音同野)”,大家于是称其为“揶米子”,僧人的本名倒不为人知了。杨公与“揶米子”时常交谈,互相敬重,遂心心相印。一天,杨公正在假寐,忽而梦见司厨僧前来造访,正在心喜之时就梦觉而醒,恰巧妻子生下一儿,可怪的是小婴儿左掌蜷曲不伸,继而想起僧人正在病中,忽有所悟,遂急忙前往东山阁查看,果见僧人跌坐于灶前,已然圆寂,而其左手仍握着铁钳。杨公将僧人手掌伸开,而家中婴儿的左掌竟也自然伸开了,此儿就是杨仲兴。于是大家都认定杨仲兴乃东山阁司厨僧转世。

资料显示,杨仲兴出生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则上述传奇故事即发生于是年。杨仲兴出身书香门第,雍正己酉科(1729)广东乡试考中举人,次年即高中雍正庚戌科进士,这种考中举人后旋即荣登进士的十分少有,称为“联捷进士”。杨仲兴后来历任多地知县、知府等职,仕至湖北按察使后改任刑部郎中,诰授中宪大夫,后因病乞归,他在攀桂坊“车园下”的宅第称为“按察第”。按察第与东山阁位置确实不远,根据上述传闻所言杨濬宅与寺邻,则杨濬或许先至车园下建宅落居,后来杨仲兴发迹后才改建为今按察第。杨仲兴为官精力过人,才干卓著,政绩突出,并且著作等身。当时民间认为,东山阁司厨僧“揶米子”这样颇具善心,所以能转世为高官显宦,也有说名人皆由“星精僧”转世的。传闻真实与否,大概虚实参半,而《逸农笔记》与《梅联最话》则记载了杨仲兴为东山阁题写的一副楹联,联云:“观我生进退,证梦觉因缘。”品玩联语,仿佛是对僧人转世奇闻的隐喻。这副楹联,也可谓东山阁这段传奇故事的一个印证。

治理兴安县

杨仲兴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十三年(1748年),来到广西任兴安县知县。杨仲兴在兴安克已爱民,兴利除弊,创建书院,鼓励多士,疏导陡河,修建堤梁,修建社仓,修葺庙宇,力行保甲,行乡饮酒礼以敬老,颇有政声。他热爱兴安山水名胜,所至多有题咏,留下较多诗文。下面记叙其治理兴安故事一二。

奉上令维修灵渠 河道庙宇换新颜

灵渠,是秦始皇征伐百越而令监御史禄于公元前214年凿石开渠而成。自秦以来。灵渠对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灵渠一线,乃国家之经络。

百姓之命脉所系,事关重大。自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疏浚灵渠,历朝历代,多有修缮.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春,广西巡抚那昌奉旨勘修灵渠,来到兴安,与兴安知县畅仲兴等对灵渠进行了全程勘察。

当时的灵渠,春天霖雨不止,水势日涌暴涨,堤坝陡门等多有毁损,历岁久远,根基动摇。冬天则干旱,水源枯竭,舟不得通,田地无水灌溉,百姓用水困难。经全程勘察,杨仲兴写下《陡河图说》,记录了灵渠的历史源头与走向,历代修筑情况,特别详细记载了其陡门、渠堤、天平、堰坝、渠眼、桥梁、庙宇等现状旧有陡门36座,今存23,北4 南19,黄海添马石桥陡一座;蓄水堰坝53 座,北河28南渠25;桥10座;堤4条,有铧堤、月堤、海阳堤、漓江堤;天平3座,有大天平、小天平、泄水天平渠眼24个庙3座,有龙王庙、灵济庙、海阳庙等。

这次勘察,为下一步修缮灵渠打下了坚实基础,明确了修缮目标与对象。

史载,清朝第一次维修灵渠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广西巡抚范成勋捐资修补若干处,补罅塞漏,加固了渠堤。第二次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广西巡抚陈元龙请捐俸工银,又重修了大小天平、石堤和陡门。第三次是雍正十年(1732年),总督鄂尔泰巡抚金洪修筑了海阳石堤,又筑外堤,恢复了故道。

这次维修灵渠,距离最近一次已达14年。一天,鄂昌与杨仲兴勘察灵渠,来到了上下水关一带。看见这里堤岸崩塌,河道淤积,渠水渗漏,水浅不通,鄂昌便对杨仲兴说“目前这里是灵渠最急需修缮的地方,你要尽快组织力量修缮,疏导河道,修补堤岸,恢复水量,确保通舟。要限时完成!”杨仲兴把话记在了心里。

又一天,鄂昌去拜谒海阳庙,杨仲兴等一行陪同。当时,海阳庙墙壁腐朽,神像剥落蒙尘。鄂昌在拜谒后对杨仲兴说“海阳山神是朝廷锡嘉的,地位崇高,名气也大,不可亵渎啊。你要给它重新维修一下。”“还有庙右边的箭亭,我看没有什么用处,改建为碑亭吧。”

来到分水塘山边,他又去拜谒了龙王庙。但见龙王庙为三殿大宇,前殿塑关帝像,后殿是龙王龙母像,中殿树立了3尊无名神像。原名龙王庙伏波祠,但是没有伏波神像。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和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两经重修。此后又历经48年,至今已经没有人居守,原先的形制年久莫考,仅留下片瓦数椽,风雨飘摇,折落得差不多了。鄂昌看到如此凄凉之状,心里很不爽,久久地审视庙宇。他转身对随行的县令杨仲兴说“我要奏请朝廷兴修龙王庙,并且要绘塑神像。龙王在天施行云雨,泽润千里,这是龙神之德平定叛乱巩固边疆,疏浚灵渠,这是伏波将军的功劳凿井得泉,无所不在,庇佑百姓的,这是关帝的神灵。让他们永远得到百姓的诚敬,得到百姓的歌颂,这是我们这些父母官义不容辞的职责。”他交代县令“把中殿的三尊无名神像搬移至龙王座后,用中殿来供奉伏波将军之神位。再各修建一座钟亭,茶棚,僧房,粉饰门楼,另修建一亭树立石碑。”他继续说道“石碑上就镌刻三个大字分水亭。由我来亲自书写。”

杨仲兴叫人把巡抚大人的吩咐一一做了笔记,并审阅一番,组织工程队伍去一一落实。

首先是疏导河道,修补渠堤。疏导河道比较容易,修补坍塌的渠堤就困难多了。

灵渠的旧堤最先是用两三米长的巨石灌铁水砌成的。后来巨石因为年久断折,随波冲没,毁损严重。先人们在灵渠边找到数千块巨石,完成了修缮工程。而且,他们是先掘地七八尺深、用大木排持,然后大石合缝砌筑,用灰浆灌注。这样修筑的堤岸,比以前更加牢固。

杨仲兴经过精心勘察,已经充分了解了这一方法。他要求工匠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技术方法施工。他制定了奖勤罚懒制度,鼓励认真做事,勤劳施工,如果有人因工程经被以前的多次维修采伐完了,到哪里去弄这些材料呢?杨仲兴有些头疼。

杨知县一行听了店主这番话,很感动,也很自慰。

传说,这天夜里,电闪雷鸣,大雨大风,杨仲兴久久不能入睡。他一下子想到了文天样的坚贞不屈,一下子又想到了黑帝天公的仁义,又想到店主的话,迷迷糊糊地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他梦见黑帝天公对自己说∶“湘漓有座荷包山,在状元峰对面,山腰下有座寺庙和一个山洞。伏波将军马援曾经去过。你明天去那里,那里有你要的宝贝。”一声巨雷炸响,杨仲兴跳将坐起,看看窗外,天已发白。雨很快也停了。他于是带人前往荷包山,按照神仙的指点,很快找到了那个地方。他叫人把几棵大树砍倒,把灌木和野草砍尽,创开泥土,众人惊呆了∶下面全部是平平整整的青白巨石!而山上大树也很多,一片一片的杂木树和油松。这里也许就是历代先贤修建或维修灵渠的主要采石场与伐木地,这些巨石和岩洞存在着明显的采伐痕迹。也许,那秦堤上的飞来石,就是众神们用神鞭赶飞过去镇压妖孽、帮助人们成功修建灵渠的。杨仲兴下令明天就开始来此采伐大木和巨石,石头用双匹狼马拉车运输,大木则用水运,通过海洋河放排,然后用船运至灵渠。

工匠们齐心协力,不分风雨,加班加点。灵渠上下水关段几个月后就完成了修缮补漏和疏导河道工程。海阳庙和碑亭修建早已完工,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至夏季,龙王庙修缮工程也顺利竣工。

于是,杨仲兴去桂林向巡抚大人鄂昌汇报,说∶“我已经按照巡抚大人的命令完成了所有任务。其中疏导水关上下河道447丈有奇,兼修城路、桥、堤和铺房。同时,两个庙宇也重修如新。恭请大人拨出时间到兴安检查。”

鄂昌听了汇报十分高兴,表示哪天一定去兴安看看。

一天,鄂昌冒暑来到兴安视察灵渠修缮工程。他在县署吃了几块北乡界首的香瓜,大赞“香甜爽口”,指示大力发展,把它当作富民富县的重要措施抓好。杨县令听了心悦,一一点头答“是”。

稍作休息,鄂昌即说“我们去看看你重修的灵渠和海阳庙等。”

他们走出县城东门,过万里桥,先看上下水关一段灵渠的修缮和疏通情况,再沿着海阳堤去看海阳庙,然后折回南行,去分水塘上看龙王庙等。

哪昌来到海阳庙,但见墙垣牢固,焕然一新大门上悬挂着宗宪皇帝御书“阳朔灵源”4个大字。进入中殿,见神像重新漆金,熠熠发光。便焚香诚拜,敬祈“安流襄绩海阳山神”保佑兴安平安和广西兴盛,永远津泽商民,永远崇德报功。

来到后殿,那昌拜谒了其叔父鄂尔泰大人等襄事诸公禄位,不禁心生感慨。雍正八年(1730年),其叔父鄂尔泰总制云南贵州和广西,他巡抚至此,看见灵渠陡河溃泛干涸,旅艘往来困难危险,田地荒芜,便奏请朝廷拨款,开支流72丈,修筑海洋石堤76丈,又筑外堤以固回澜,筑坝御水,修复故道,修缮陡门18座,堰坝37座,凿去滩石149处,用两年左右时间就完成了这些工程。现在,灵渠两岸数百顷田地禾黍连片,长势良好灵果蜿蜒,水波平静,舟楫往来无阻,利民利商。思前想后,鄂昌倍感自豪,信心十足。看完了海阳庙,又去检查灵渠水关段和龙王庙等。

创建漓江书院 培育天下英才

杨仲兴是乾隆八年(1743年)来任兴安县知县的。他一上任,就非常重视教化,培育文风,培养人才。

一天,杨仲兴来到城南,查看义学情况。兴安义学在报武门内,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任天宿创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王助、乾隆四年知县黄海先后重修。义学设在这里,杨知县感觉环境不太好,一是太喧嚣,二是太狭窄,而且坐向不好,面对着城墙,不利发展。他见教室破旧,便给予资金修葺。

看完义学回署,杨仲兴闷闷不乐。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一天,杨仲兴离开县署,来到了原来的学宫所在地,它就在县署旁边。学宫就是县学,是官办学校。兴安县学学宫旧在县北门右边,宋代嘉泰年间搬迁到县北朝天门。元代又搬迁至东门外,明代成化年间迁于城内。清雍正九年(1731 年)知县王劾捐资倡修,学宫迁至城西。因此,原来的学宫变成了文昌祠和官员住所。学宫故殿为文昌,是学博居住之处东边为旧明伦堂,为副学博居住;又东为忠孝节义祠,县尉居之。15个年头过去了,这几处建筑现在已栋折椽崩,都无法修复了。杨仲兴仔细查看这里的地理环境和风水情况。“乃相厥此郭,其宇易其向,上探轸宿下瞰湘源,倚灯山而朝笔架,攀旗岭而握元峰。登高一望,有振衣千仞濯足万里之象。”认为只要改一下房屋的坐向,这里就是一个修建学校的绝佳之处。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创办一所官办书院,打造一个名师讲学课读的场所,以弥补县学之不足,满足生员求学之需。

修建书院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府库困难。于是,他想到用募集资金的办法。

一天,他召集当地乡绅士子商议一起捐资修建漓江书院。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告诉大家已经选好了书院地盘。他当众表态说“不管修建书院需要多少钱,我都招资一半以上。另一半由大家捐助和募集。”他的倡议得到了参与会议的官员和绅士们的一致赞许。

于是,他组建了书院修建项目理事会,并进行了工作分工。广西陆川县举人、前任兴安县教谕李峤负责堪舆,广西宾州县罗贡生、时任训导刘炜章掌管钱财数目,生员唐礼节负责工料度支出纳,生员彭之摇负责看日子及协理参谋,廪生唐倬云与增生蒋若淋负责执笔记录并书丹。他们6人可谓是修建书院的骨干了。还有好义执簿劝募集资的各乡会首等共计42人,他们是举人雷泽源、庄日逊、庄日毅、文昌熠、彭济岁贡生张文灿、唐钦烈、唐鉴、廖文海国学生李如梗、王登洲、蒋密惺、唐玉芳生员彭之摇、蒋若淋、唐礼节、唐致和、陈正烈、张宽渊、季若楷、王宏言、常挺模、张其卓、王宗禹、刘锡圭、周文渊、唐生道、侯永爵、刘邦俨、丁瑞、王殿、罗成点、黄开仕、王开泰、彭子布、石应解、侯之珩、张经仁、李生壁、韩球、文宗周、夏光禄等。

大家明确了分工,就各司其职,各忙各的去了。不久,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了,资金募集也基本到位。

乾隆十一年(1746年)六月八日,兴安县第一座官办书院在隆隆的鞭炮声中破土动工。历时两年,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冬天,书院顺利竣工。

书院建成之日,杨仲兴非常高兴,亲自为书院题联题匾。他向大家作揖致谢,请诸生升堂入室,将书院周遭一一度量,把测量数据详细记录于他的《创建漓江书院碑记》,包括前门、书院占地、门楼、中堂、后祠、天池、明堂、书房、卧室等等宽深高多少,还有楹屏、神龛、后墙、围墙、花坛、照壁等,都有十分精确的尺度。

建造书院所用的材料及书院内布置情况,碑记中也有详载∶书院以杉木为梁,松木为桷,窑砖砌墙,陶瓦盖顶,柱础为石头雕刻,室内地面用三和泥,甬道铺鹅卵石,以符合“具五材”之说。青色柱子、黄色桁条、红色门、五彩神龛,墙体涂为内白外红,门窗饰柳叶连环图案,照壁绘鱼龙山水形象,以彰显五色。书院内设置有两个书架,两张讲席方桌,待席长桌凳各4张。床与几等布置于房间,餐具放置于厨房。这些东西不要求多么漂亮,但是要齐备。在走廊里面,还设置了木铎(古代用以警众的一种响器,类似钟铃),以警晨昏。在讲堂里,悬挂了学规课程和忠、孝、廉、节4屏。在天池两边,各种植6棵柏树,代表12时辰。

书院修建共计花费1331两银子。杨仲兴按照原先许诺,与邑绅士各出其半,同时又捐助学田61亩多,以确保书院的管理与运行经费。

给书院取一个什么名字呢不少生员说“锡名当所自创者,公也。”意思是叫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杨仲兴谦逊地认为功劳是大家的,自己不敢私占。他说道“漓水发源为邑元脉,且环抱之,署名'漓江书院'。”

杨仲兴在衙署居所,常常“午夜闻书院诵读吟哦之声,不禁起舞”。兴邑学风大振,他感到非常满意。他在兴安6年,曾经“四校童子”,而“采芹诸生,前矛半出其间,乡贡亦与焉。丁卯掇魁文生即院中翘楚,美哉”

他对书院生员给予了美好的期盼。他说,兴安属桂、全上游,应该人杰地灵,从此后一定会有名贤迭出,成为广西的骄傲。

不久,杨仲兴接到圣旨,升任思恩府同知,要离开兴安赴任。杨仲兴在离任兴安知县前,嘱教谕徐勋为书院撰写题名碑。

徐勋依嘱,很快就完成了《漓江书院题名碑记》,并对杨仲兴创建漓江书院之美德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美,称赞他足可千古流传,“直与漓江共永”称赞他任职兴安,“大有造于斯”“士曰夫子,民曰父母”。

杨仲兴离开兴安赴任新职时,兴安县士民感戴不已,为他在漓江书院树立起长生禄位。

修建三桂桥

三桂桥,位于兴安县兴安镇三桂村外清水江上,在山脚村下游约三里处,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兴安知县杨仲兴倡建,距今已有270多年,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道光《兴安县志》卷七“梁津”篇对该桥记载:“三桂桥,在县东南十里山脚村,国朝乾隆十一年知县杨仲兴建。”并附有杨仲兴《创建三桂桥记》。

《创建三桂桥记》字字珠玑,文采飞扬,文中先是谈到该地“乃东西两乡界,舟车大道之交”,旧有石龙桥,两岸为石礅,架木板为桥以通行,但木板容易腐朽,需要年年更换,而且每逢春夏季节涨大水时会将木板冲走,致使行人无法通过,屡废屡修,非常麻烦。

乾隆十一年(1746)夏天,一场大水再次将架桥的木板冲坏,更要命的是大水将两岸的桥墩也冲斜了,根本无法修整。杨仲兴见状,急百姓之急,立即倡议捐资重新修建一座石拱桥,以一劳永逸。于是由村人胡良相负责募捐事宜,最终“得金二百有奇”用于修建石拱桥。历经数月,至当年冬天,三拱石桥已修成,“高前墩一丈一尺二寸,俯临河底一丈五尺六寸,长九丈二尺四寸,广一丈八尺,立三门以分水道。”

第二年春望日,正值月圆花好的日子,杨仲兴来到新修建的石桥上。得知知县大人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全村人都聚集来到桥边。交谈之余,杨仲兴拟将此桥从原名“石龙桥”更名为“三桂桥”,因为村前有座两拱石桥为“双桂桥”,所以这座三拱石桥取名“三桂桥”。又因为村里多有文人学子,桥为水口,所以取这个好的名字以期许村中多出才俊。

  紧接着,杨仲兴来了段精彩的自问自答:

  或曰:“桂树在山,此桥石也,何取?”

  余曰:“桂生于月,月属阴,水精也,桥临水若月,门如轮者三,三桂即三月也。”

  又曰:“月可三乎?”

  余曰:“月初为魄,半为弦,满为望,其名义有三。又月中有兔、有桂、有蟾蜍,其载物亦三。不闻舆人之诵二天乎?天可二,月亦可三矣。”

之后,杨仲兴回到兴安县衙,抬头望见窗外圆月当空,柔和的月光洒在正兴工创建中的漓江书院,杨仲兴踱步案前,文思泉涌,饱蘸浓墨,写下了传世佳作《创建三桂桥记》。

倡建凤仪书院

凤仪书院位于江西高安市凤山东侧,系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瑞州知府杨仲兴捐廉倡建,亦延名师,立课程,相与讲学其中。

个人著作

其著述有《四余偶录》2卷,《读史提要》4卷,《观察记略》2卷,《性学录》1卷及《诸子文钞》、《唐宋八家文钞》等。

杨仲兴出任广西兴安知县六年,尝游历海阳山、点灯山、乳洞岩、三清岩等名胜古迹,所到之处皆有题咏,其在兴安所作的《创建漓江书院记》、《创建南乡太平堡社仓记》分别被收录清代《国朝文征》及《皇朝经世文编》。

人物评价

南粤学海堂曾敏士把杨仲兴的文章评为“岭南第一”。

亲属成员

高祖父:杨守白,贡生。

曾祖父:杨元杰,国子监助教。

祖父:杨宏道,岁贡生。

父亲:杨濬,贡生。

儿子:杨晋锡,清朝举人。

根据《绍德堂杨氏族谱》记载,杨仲兴曾祖始居住城内鼓楼下(在今仲元西路),祖父杨宏道是一名岁贡生,生有五子:杨灏(字素冶)、杨澊(字文冶)、杨澍(字燮冶)、杨濙(字还冶)、杨濬(字云冶),其中杨灏、杨澊、杨澍、杨濙四兄弟后来移居攀桂坊,建起大屋即“四冶第”。杨濬兄弟“皆擅文名”,杨灏为秀才,杨澊为举人,杨澍、杨濙、杨濬都是贡生。

在清朝科举时代,嘉应州“新杨”(绍德堂杨氏)后裔考中进士的有10人,占全县进士名额的十分之一,他们包括文进士杨琼杨为橓、杨仲兴、杨思恭杨勋杨德仁杨沅,武进士杨奎猷杨时清杨冲凤;考中举人的有56人,约占全县举人名额十分之一;而考中秀才的不计其数,成为梅城有名的诗书望族。新中国成立以来,其所在的“新杨家族”还培养出了副教授、教授共48人,硕士、博士113人,各类专家工程师250人。

绍德堂杨氏有75位人物的事迹被收入《广东通志》《潮州府志》《乾隆嘉应州志》和《光绪嘉应州志》,有9位进士被收入现代的《梅县志》;民国时,杨氏还出了多名将军;后裔有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梅县县委书记、梅县籍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杨广存,有梅县县委组织部部长杨雪如,两人的祖屋都评为烈士纪念馆;有梅县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县长杨凡,有广州市原市长杨资元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