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之境

更新时间:2024-01-11 19:33

“澄明之境”,其生态位在人脑新皮质层,依赖记忆功能建立起人类尺度的理性常识,满足马斯洛的五层次需要,达致自我超越,攀登“巅顶体验”。

基本信息

古希腊哲人实践了“形而上”这门技艺的最高境界——“澄明之境”,而古典中国则认同“混沌的道”,二者都有个体的生态位上迥异的科学依据。

譬如柏拉图的“精神之爱”、萨福的“自爱”都赢得历史和我们的尊重;“混沌的道”则在人体“腹部第二大脑”,是直觉思维的发源,这是中国文化对人类发展史的最大贡献之一,然而若依此为最高境界,恰是生态位的神魂颠倒。

所以希腊文化背景中的“阿戈拉”(或广场意识),最早奠定了世界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澄明之境”可以言说;“道”至今寂兮、寥兮,缥缈无着……

德国著名现象学家克劳斯.黑尔德(Klaus Held)说:“所谓‘显现’(Erscheinen)意味着:从一个未被照亮的背景中显露出来。”(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澄明之境”)。海德格尔以诗意的笔致所描述的梵高的《农鞋》和希腊神殿,其实正是在审美观照中的“显现”,用海德格尔的话就是“它敞开了一个世界”(《艺术作品的本源》)这也就是“澄明之境”。海德格尔用更为诗化的语言来表述了这种境界:“此澄明也是愉悦,在其作用下,每一事物都自由徜徉着。澄明将每一事物都保持在宁静与完整之中。----它是神圣的。对诗人来说,最高者与神圣是同一个东西即澄明。作为众乐之源,澄明也就是极乐。通过愉悦的澄明,他照亮人的精神以使他们的本性得以对那些在其田野、城市、住宅中的本真者敞开。”审美观照的视域,是如此的光亮、自由和充满诗意,又是如此的广远、深微和充满意义。它是感性的显现,也是本体的敞亮。“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庶几近于审美观照的情境吧!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作 者】戴建业

【丛书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基金丛书

【形态项】 411 ; 20cm

【读秀号】000,000,622,601

【出版项】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8

【ISBN号】 7-5622-1622-3 / K825.6

【主题词】陶渊明(学科: 人物研究)

【参考文献格式】戴建业著. 澄明之境 陶渊明新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在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中收获最为丰硕的一个领域。上个世纪90年代,一批青年学人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寻寻觅觅,殚精竭虑,结合自身优势寻找最佳研究角度,其过程本身,既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突破,也是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的一种突围。在这样的背景下,戴建业教授的《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1999年第二次印刷),眼睛为之一亮。这确是一本具有突围意义的学术著作。难怪2000年《文学遗产》第3期《陶学百年》一文将其列为20世纪论陶的最重要著作之一。

陈家泠艺术的“澄明之境”境界

陈家泠艺术的意境可用“澄明”二字来形容。荷花是他百变不离的主题。他在这个主题中

寄寓了对纯净世界的向往,也带有对生命咏叹的情怀。这对于作为都市人的他,更赋予了高蹈清澄的文人胸臆。

陈家泠是一位新时期中国画变革创新的代表人物,他的荷花系列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问世之后,就让人眼界为之一新,如清风入怀,甘醇沁心。那些作品堪称中国画形式创新的成功范例,也体现出他精神世界独立不凡的品格。只是许多年来,他的艺术活动主要在沪上或海外,北京的美术界同仁与晚学少有机会看到他成规模的原作,因此,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灵变——陈家泠作品展”,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他的艺术成就是有意义的。他在七十华诞之际做出的这次重要艺术展示,出示了一批新作与画坛交流。我们则因目睹他的手笔,并联系他一以贯之的探索,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他和他的艺术。

对陈家泠的艺术,的确需要作全面的认识,因为在他极为单纯的画面意境背后,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艺术提炼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笔墨感性的积累和形式语言的熟练,更是精神的超越与心灵的升腾。那些一目了然的“陈氏图式”中,蕴含着他对于传统、反映时代、对待生活的实践方式。在思与行、感与悟的沉潜往复之间,他构筑起属于自己也启发画坛的一方风景。

《走向澄明之境》

著作:卢梭

译者: 何祚康/等

作者: 何祚康 曹丽隆

ISBN: 9787542603531

页数: 275

定价: 8.40

出版社: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0-11

内容简介本书是《三联文库·世界经典随笔系列》丛书之一,书中所编译的卢梭的随笔和书信,力求展示卢梭对待人生、幸福、痛苦和快乐的态度及原则,以及他对于教育的独到见解和对社会生活的深邃思索,使读者从中领略到卢梭的深刻及感人之处。

图书信息

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

出版社:商务

作 者:张世英

类 别:哲 学 -> 哲 学 -> 哲学总论

开 本:32开

ISBN:7100026482

页 数:270

出版日期:1999-04-01

第1版 第1次印刷

内容提要:

本书依据这种转向,改变了西方传统哲学主要是只是讨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个别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等等范畴的思维框架,而结合中国古代哲学拟定并着重讨论了在场与不在场,显与隐,相同与相通,古与今,思维与想象,言与无言,中心与周边等哲学范畴。新的哲学方向主要是以想象来沟通的精神空间,因此,作者最后以诗的语言是人生的家园

的论断作为全书的指归。

《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

作者: 何中华ISBN: 9787209029452

页数: 270 pages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定价: 2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2-03-01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哲学如何可能”这一主题,试图从不同层面对哲学的“元问题”作出一种可能的阐释,以凸显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性及其超验性质,进而昭示走向本体澄明之境的可能途径。本书较详细的考察了哲学的合法性同人的生存悖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哲学的不同发展方式及其完成、哲学所特有的表征及解读方式、哲学与社会及文化之间的多重关系、哲学所面临的种种时代挑战及其回应、马克思哲学观的启示价值等问题,以期有助于读者进入哲学之语境。

澄明美学:非主流之观察

【作 者】:刘士林著

【丛编项】:美学新眺望书系

【装帧项】:胶版纸 23cm / 326

【出版项】:郑州大学出版社 / 2002-1-1

【ISBN号】:9787810486217 / 7810486217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者多年来从事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总结,它对于人类精神的理论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从批判的向度上讲,它从逻辑上先验地区分开“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学理”纠葛,认真地检讨了西方主流美学对于人类审美精神的“理性”侵蚀;其次则针对中国美学中习以为常的“伦理学”与“美学”的逻辑混淆发出严厉批判,并由此认真检讨了中国主流美学的伦理形式对于审美形式的“历史”遮蔽。从建设性的向度上讲,一方面通过逻辑劳动为正确描述美的存在建构了一种本体论语境,即“本体分析”与“结构关系”相结合的理论方法。没有本体分析就不可能澄明任何本体性语境,而没有结构关系则不可能进行任何本质性描术。另一方面则从人类原妆的“诗性智慧”结构出发,在此基础上区别了中西文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诗境。西方文明的“林中路”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由于在轴心时代就已丧失诗性知识,因而这种矛盾在西方文化背景中是无法解决的。中国文明的“还乡路”则根源于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只要能够成功地逃避文明中心与拒绝个体化形式,也就可以赎取生命最初的自由。本书不权从知识批判角度为美学研究进入“本体明了”层面扫清了逻辑障碍,也由此为人类自由的生命活动指出了真正的澄明之道。

作者简介

刘士林,1966年生于河北曲阳,文学博士,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中国诗学、当代文化研究。著有《语言与它的梦》,《文明精神结构论》,《变徵之音---大众审美中的道德趣味》,《中国诗性文化》,《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千年挥麈》,《先验批判---20世纪中国学术批评导论》,《澄明美学---非主流之观察》,《新道德主义》,《苦难美学》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