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河

更新时间:2023-11-21 21:30

牧马河,亦名七岭河,海河流域子牙河支流滹沱河的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白马山,流经忻州市忻府区、定襄县,河口位于定襄县蒋村,流域面积1498.0平方公里,河长118.3公里,流域平均宽度12.7公里,总落差967米,河道纵坡3.06/1000,一般清水流量0.23立方米/秒。

名称由来

牧马河名的来历,传说有二:一说唐将尉迟恭曾在此牧马;一说牧马河乃北魏秀容川部酋长尔朱荣的牧场。牧马河又名七岭河,因其上游流经济道岭、土岭、洞门岭、马圈岭,塔习岭,新开岭,阳子岭等七个山岭而得名。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牧马河,发源于太原市阳曲县白马山(一说阳曲县六固村上端的窨子沟),河口位于定襄县蒋村(一说陈家营村西北),流域面积1498.0平方公里(一说流域面积1076.12平方公里,一说1176.1平方公里),河长118.3公里,流域平均宽度12.7公里,总落差967米,河道纵坡3.06/1000,一般清水流量0.23立方米/秒。

牧马河自白马山南麓流出,东南流至阳曲县六固村附近,折转东北从牛尾庄西南入忻州市境。上游各支流流经冀道岭、上岭、洞门、马圈、塔习、新开及阳子等七座岭,故又名七岭河。流至忻州市三交后折转西南,在西社附近出山,向东经过庄磨到向阳,再转东北过豆罗,经县城东南隅流去,于安邑村南数里处出境,忻府区境内流长65公里(一说流程66公里,流域面积860平方公里),沿途汇纳石符桥沟、团峪沟、塌塌沟、水马川、马圈沟、土岭沟、大沟、葫芦河、双海沟、西沟及田村河11条较大支流,流域面积,弯曲系数1.3,为季节性河流,属格子状水系。

牧马河经忻州市从智村西南入定襄县境,流经杨芳、官庄、城关、南王、神山、蒋村、河边等7个乡镇的18个村,于陈家营村西北注入滹沱河。境内流程31公里,占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91.7平方公里,河床宽50~60米,智村至陈家营河床纵坡为1/600,相对高差30.9米。

河道特征

其主游(三交以上)流经石质山区,河床由卵石组成,河宽150米,比降1/40~1/60;三交至豆罗桥一段,流经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宽谷中沉积了深厚的泥沙,河水渗漏严重;豆罗桥以下,河床加宽至四、五百米,主要由中细粒砂组成。两岸地形平坦,.上质肥沃,是本是主要粮食产区之一。

水文特征

牧马河,系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以雨、雪水补给,年平均来水量为4570.5万立方米,清水流量仅0.02立方米/秒(《忻州地区志》:一般清水流量0.23立方米/秒;《忻州市地名录》:平水期流量2~5立方米/秒;《定襄县志》:一般流量为170立方米/秒)。每年两次汛期。一次在3~4月间,由融雪水形成,径流量较小;另一次在6~9月间,由降雨径流形成,常因暴雨而洪水猛涨,形成大汛,最大洪峰流量都在6、7、8、9月,而以7月最多。两汛之间,为枯水期,常有断流现象。干涸期7~8个月。

洪水期流量4.2~96立方米/秒。近百年来,最大洪峰为1890立方米/秒(出现于民国二十一年),其次为1210立方/秒(出现于民国二十八年)。最大流速4.03米/秒,水深0.87米。1972年无洪峰出现。年平均输沙量为141万吨,年平均含沙量19.5公斤/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4570.5万立方米,高水位为2.7米(豆罗桥水文站测),低水位为零,差落2.7米。年平均初冰日期为11月10日,融冰日期为3月27日:最毕初冰日为11月3日(出现于1957年),最晚融冰日期为4月18日(亦出现于1957年)。平均封冻日数为62天,最长封冻日数90日。历年冰层厚0.4~0.7米。

主要支流

箭杆河,发源于北小店乡的多子村、窑子沟和静乐县交界处的三郎洞。由变质岩山区裂隙小泉水汇集而成。由南向北,经六固、箭杆,在安家庄北3.5公里处出境,入忻州市牧马河。阳曲县境内干流长17.75公里,支流有吾青沟、多子村河。流域面积60.5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度为150米,流域平均宽度为3.78米。

依堤河,位于城西南兰村乡境内,姑姑山东麓。因依堤村为这条河流两条支流的汇合处,故名依堤河。一条支流发源于野峪乡的石圪迭,流经西王,钱塘沟,另一条支流从杏滩发源,流经钱塘沟村南,在依堤村边两条支流汇合,到河习头流入北村水库。流程全长31里,流域面积42.325平方公里,河床宽10~15米。系常年流水河。

田村河,位于城西南兰村乡境内,因河流入口处在田村一带,故名田村河。该河从北村水库。流出,经烟村、下社,到田村村南进入牧马河。流程9里,流域面积4.11平讼里,河床宽5~15米。系常年流水河。

南河上,位于城西南牛尾庄乡境内,根据位置而定名。此河发源于阳曲县南龙泉村薛经北龙泉南、权家庄,进入忻州市石欠底、西观、团峪沟、罗家会,到牛尾庄流入牧马河,全长26里,境内流程17里。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河床宽10—25米。系常年流水河。

阴洛河,位于城南豆罗镇境内。早年,河流上游有阴洛寺(亦称音寺),故名阴洛河。该河发源于小五台山下徐凹、坡底、刘沟的山沟中,流经杨沟、辛曲、河外、麻会,到旺庄进入牧马河。流程34里,流域面积48.1平方公里,河床宽5~20米。最大流量为10立方米/秒。系季节性河流。

·

治理开发

西岁兴水库,以村名而得名,位于忻州市城西南64里处的西岁兴村南,牧马河中游,流域面积496平方公里。1975年12月开始修建,1981年停工。水库坝长448米,高14米,能起缓洪蓄清作用,可蓄水300万立方,回水长度3至4里,灌溉土地12000亩。

北村水库,位于 忻州市城西南8里的兰村乡北村东面。因库在北村界内,故名。水库办公处有管理人员5人,房子15间,属忻州市兰村乡管辖。此库于1972年9月开始修建,1974年4月受益。大坝为碾压而成的均质土坝,高17米。,顶宽4米,长200米。库容面积650亩,最大库容量491万立方米,灌溉土地6000亩。养鱼水面500亩。年投放鱼苗5万尾。

牧马河灌区,位于忻定盆地南侧、忻州市东南部。灌区管委会驻西曲牧马河大坝,属忻州市水利局管辖。在明代洪武年间,牧马河灌区已有引水灌溉的记载。解放初期只有沿河泥渠26条,有效面积仅7万余亩。解放后建立了灌区,在千流上先后建成了西曲和豆罗两处有坝非调节引水枢纽,其中包括引水干渠5条,总引水能力为69m3/S,有效面积16万亩。有支斗农毛渠114条,灌溉渠系建筑物3869件,排水渠4条,支斗农毛排70余条,总长320里,排水渠系建筑物690件。已基本上达到灌、排配套,建筑物齐全,田面平整,渠系绿化,水井星罗棋布,成为园田化水平较高的河、井双浇灌区。

1964年,五一渠自忻县孙村引水入定襄,建牧马河灌区。1969年,牧马河灌区又自忻县北胡村引水筑红旗渠。五一渠,定襄县寇村一官庄引牧马河水,长3公里,引水量15立方米/秒,支渠总长4公里,斗毛渠总长9.6公里,灌溉面积3400亩,受益村庄:寇村、择里、中霍、官员庄。红旗渠,定襄县智村西一智村东引牧马河水,长2.5公里,引水量4立方米/秒,支渠总长3公里,斗毛渠总长6.7公里,灌溉面积3000亩,受益村庄:智村。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