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鼠

更新时间:2023-07-11 17:43

社鼠是啮齿目鼠科白腹鼠属哺乳动物,别名山鼠、白尾巴鼠、白肚鼠、黄姑鼠、刺毛灰鼠。耳大而薄;尾较长;后足短;头骨窄长,吻部尖细;眶上脊发达;颢脊前半部与眶上脊相连,至顶骨1/2处逐渐变细,消失于顶间骨外角;门齿孔宽而较短;听泡小而低。吻侧毛色淡黄,头颈两侧黄棕色较重,耳色深棕;体背为棕黄褐色,中央部杂以黑毛较多,色泽较深,而夏季背部散在白色刺毛;腹面为麦秆黄色,背腹间有明显分界线;尾尖具白色区;尾端部毛长呈笔状;四足背浅棕至灰白色。冬季毛色普遍较暗,夏毛鲜亮。夏季背毛中杂以刺状毛;冬季背毛柔软,刺状毛消失。

形态特征

社鼠属中型鼠类,尾长大于体长,约为体长的120-125%,外形与针毛鼠极为相似,但耳壳较针毛鼠大而薄,向前拉能遮住眼部,尾末端1/4-1/3处多数为白色。

社鼠背毛棕褐色或略带棕黄色调,毛基灰色,毛尖棕黄色。背毛中有部分刺状针毛,针毛基部灰白色,毛尖褐色,夏毛中刺状针毛较多,背毛棕褐色调较深,冬毛中刺状针毛较少,故背毛略显棕黄色。在背毛中除针毛外还有少量褐色长毛,越靠近背中央及臀部,褐色长毛越多。背腹交界的两侧由于刺状针毛和褐色长毛较少,故两侧棕黄色调较深。腹毛乳白色或牙黄色,愈老年个体,牙黄色调愈深。背腹毛在体侧分界线极为明显。尾双色,背面棕褐色,腹面白色。前足背面白色,后足背面棕褐色。幼体背毛深灰色,腹毛洁白。

社鼠头骨略显细长,吻较长,眶上嵴发达,延伸至顶间骨处则不太明显。门齿孔较宽,向后延伸达第一臼齿前缘的联接线,听泡小而低平。

社鼠上颌第一臼齿最大,第三臼齿大小不足第一臼齿的一半。上颌第一臼齿第1横嵴外侧齿突退化,第2横嵴正常,第3横嵴只有中间齿突发达,内、外侧齿突均不明显。第二上臼齿第1横嵴仅有内齿突,第2横嵴正常,第3横嵴中齿突发达,内外齿突不明显。第三上臼齿最小,咀嚼面愈合成一个椭圆形的齿环。

栖息环境

社鼠是山区常见的野鼠,主要栖息于丘陵树林、竹林、茅草丛、荆棘丛生的灌木丛或近田园、杂草间、山洞石隙、岩石缝和溪流水沟茅草中,山区丘陵梯田及杂草丛生的田埂也能见到。

生活习性

社鼠善于攀爬,行动敏捷,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无人时也外出活动,当听到人声后立即逃匿。社鼠即使在作物成熟季节,也未见有明显的迁移活动,在冬季野外食物缺乏情况下,少数个体会迁入室内。

社鼠的洞穴构造较简单,主要由洞口、主道、粮仓、厕所和巢室组成。洞口一般圆形,直径3.5-5.5cm。主道弯曲向下延伸,与地面垂直深度60-80cm,共有4个分支,第1分支距地表10-20cm,为休息室;第2分支离地表15-20cm,叉道较长,约15-20cm处,是第1贮粮仓库,仓库纵长22cm、横宽4cm,呈鸭蛋形;第3分支离地表25-35cm,在第1仓库对侧,是第2仓库,较第1个略小;巢室距地表深度65-85cm,纵长10-20cm、横宽35-40cm,呈鸭梨形,巢材有树叶、麦秸、干草等;在巢室上部叉道有厕所,横截面直径为3.5-4cm。社鼠春夏多在树上构筑巢穴。巢距地面高度约为0.5~3cm,椭圆形,长20-28cm,宽11-22cm,穴深3-8cm。巢穴主要建在主干分叉处,由树叶筑成。穴内有苹果、柏子、巢粪等。

社鼠食性杂,喜食各种坚果、嫩叶或少量昆虫。也能吃各种作物的种子和幼苗,还能攀高吃玉米棒、葵花籽、芝麻粒和棉籽等;还食树木种子,啃树木幼苗。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在中国分布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以及东南沿海等地。

繁殖方式

社鼠每年可繁殖3-4胎,以春末夏初繁殖最盛,每胎产仔鼠4-5只,多至9只。在中国南方如海南岛全年皆能繁殖;在浙江,2月就有怀孕的母鼠。

亚种分化

社鼠种下问题,各学者意见不一。G.Allen(1940)归并为4个亚种,但部分学者认为有7个亚种,现列出4亚种:

(资料来源:)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种群数量暂无具体可用数据,发展趋势也未知。在中国,社鼠为林区的优势种。1990年,在大别山山地鼠类捕获率占36.01%;在长江以南的山林地区野外捕获率为25.62%。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