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

更新时间:2024-09-19 18:03

赛里木湖(Sayram Lake),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最长29.6公里,南北最宽25.7公里,面积458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

形成原因

根据地理中国杂志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赛里木湖之谜》及《干旱区地理》杂志资料:赛里木湖位于伊犁盆地谷地,是天山造山带中的山间盆地,与其直接邻接的南北构造单元分别为哈尔克——那拉提中、南天山板块间的早、中古生物带碰撞造山带(简称哈——那带)与科古琴——波罗特奴早、中古生代造山带(简称科——博带),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天山造山带中的伊犁——中天山微地块。综合现有研究资料可将赛里木湖区构造演化归纳为三个阶段:

1、前震旦纪众多古老地块的拼合过程。至震旦纪主体开始形成统一的克拉通地块,普遍接受了以震旦纪冰碛岩寒武纪初含磷岩系为代表的统一盖层沉积。

2、早、中古生代新疆板块的裂解和再拼合演化过程。从寒武纪中期开始裂解,到最后于晚石炭世末期,全部完成了复杂多样的大陆板块的扩张分离、俯冲碰撞的拼合历史,最终形成了新疆现今的基本大地构造格架,结束了早、中古生代多板块和陆地的分离拼合构造演化阶段,而进入同一的板内,即陆内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

3、晚古生代至今的新疆陆内构造演化阶段。石炭纪之末,二叠纪之初,现今欧亚板块的雏形已经形成,新疆已成为这一全球性巨型板块的组成部分,但在它的南侧,还面临着先后古特提斯洋的封闭,新特提斯的打开与最终关闭和青藏高原的形成两期最终促成了构造陷落湖——赛里木湖。

地理环境

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端,湖区地处80°59′35″~81°22′17.5″E,44°29′37.4″~44°32′19″N。312国道沿傍湖岸而过,东距新疆博乐市100公里、阿拉山口150公里、奎屯市330公里、乌鲁木齐520公里,南距伊犁州府伊宁市160公里、霍尔果斯口岸86公里。

自然资源

浮游动物

依照2008年中国地理杂志报道赛里木湖浮游生物共计19种,其中原生动物6种,占36.1%;轮虫8种属,占41.2%;枝角类3种属,占15.8%;桡足类2种属,占10.5%。其中原生生物主要包括侠盗虫、钟形虫、裸口虫、轮虫种类中的巨腕轮虫、狭角轮虫;枝角类常见种类为西藏拟蚤;桡足类常见种类为镖水蚤。湖水中浮游动物的生存为养殖鱼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鱼类

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新疆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水文特征

综述

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m,湖泊面积458k㎡,湖泊补给系数为3.1左右,是中国西北内陆湖泊中补给系数最小的一个流域。赛里木湖最大水深92m,平均水深46.4m,储水量约2.1×1010m3。湖区四周群山环绕,并有冰川存在,构成封闭的高山盆地水系。湖面年平均降水量约450mm,多集中在4~8月。

矿化度

全湖平均矿化度为2853mg/L,总硬度为1438mg/L,属中高度矿化度水,但与邻近的艾比湖相比还相差甚远。湖水矿化度的平面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湖的西北部测点为2768mg/L,湖中心测点为3071mg/L,湖的东南部测点为3109mg/L。形成了西北部水域矿化度低,东南部高的差异。形成这一特殊分布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湖西北部水域距离湖西最大的河沟查干果勒较近,低矿化的高山雪水进湖区稀释所致。2010年以来,由于暖湿气候的影响,入湖水量增多,矿化度及主要离子有减小趋势(HCO-3除外),碳酸盐含量增加指示了湖泊水体淡化,湖泊处于逆向演化阶段。

水化学类型

湖水中主要离子以硫酸根和镁离子为主,分别占离子总量的38.8%和12.7%。其离子排列顺序为SO2-4>HCO-3>Cl->CO2-3;Mg2+>Na+>k+>Ca2+。按O·A阿列金分类为硫酸盐镁组Ⅱ型,即SMgⅡ。水型在平面分布上没有差异,均为硫酸盐镁组Ⅱ型。

pH值

湖水pH值平均为9.0,属偏碱性湖泊。pH平面分布比较均一,一般变化于8.9~9.2之间,变化幅度不大。

有机物和营养元素

溶解氧

溶解氧是反映湖体内有机物含量和湖水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湖水中溶解氧较丰富,全湖平均为8.9mg/L。在平面分布呈现西北部略大于东南部的特征,这是由于西北部水域水草较茂密,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湖水中氧的含量增高为9.2mg/L,湖心一带为8.8mg/L,东南部一带水域由于旅游开发和人工养鱼等因素使湖水中氧的含量偏低为8.6mg/L。

该湖溶解氧绝对含量高于艾比湖,这主要与海拔高度、水温及湖面上氧分压有关。

化学耗氧量

湖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通常以化学耗氧量(CODcr)表示。湖体中化学耗氧量平面分布上有差异,湖心最小,东部和南部的含量高出西部和北部近一倍。

总氮和总磷

总氮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NH3-N、NO2-N和NO3-N)。湖水中以无机氮为主,占总氮的57.5%,有机氮占42.5%。无机氮在湖水中以氨态氮存在形式为主,硝态氮次之,亚硝态氮含量最低。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总氮含量有所增加,而总磷却有所减少。

总氮和总磷平面分布状况较一致,即湖的东南较高,西北较低。总氮、总磷含量湖东南部分别为0.44mg/L和0.022mg/L,西北部分别为0.39mg/L和0.019mg/L。这与湖水草茂盛和人工饵料有关,西部和北部的水草生长过程中吸收了氮、磷营养物质。湖东南部则水草少,投放人工饵料多,故而氮、磷含量都比较高。此外,氨、磷这两种营养成分是限制藻类生长繁殖的因素。一般来讲,藻类生长对N∶P比要求在10∶1~15∶1范围内,当N∶P>15时,表明藻类生长受到磷的限制,氮的供应充分;当N∶P<10时,则表明藻类生长受到氮的限制,而磷供应充分。赛里木湖总氮、总磷的测定结果比值为N∶P=20,表明赛里木湖的藻类生长受到磷的限制。

湖区水系

湖水收入

赛里木湖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湖周山地坡面径流,湖区周围年降水超过500毫米。

湖水支出

赛里木湖湖水支出主要为湖面蒸发及少量渗漏。

治理开发

环境治理

博州赛里木湖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治理工程于2013年实施,投入资金757万元,工程内容包括原砂石场料坑回填、施工迹地恢复、因修路而损毁的植被恢复工程,治理总面积约347800平方米。通过对废料堆清理及土方外运、削高填低、平整治理、覆土绿化等方案方法,最大限度的恢复因公路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经过一年的努力,治理后迹地及料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恢复效果明显,达到了与“赛里木湖名胜风景区总体规划相统一”的原则,对赛里木湖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赛里木湖景区5A申报提供了保障。

2014年8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局批复《赛里木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总体实施方案》,项目包括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生态修复与保护、污染源治理等51项,总投资7.2亿元。

开发利用

按照2013年赛里木湖管理委员会出台的《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赛里木湖景区共划分为环湖风光游览区域、草原游牧风情区域、生态景观保育区、天鹅及其他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原生态环境保持区等6个功能区。确定了赛里木湖中央核心部位水体、西海天鹅湿地草甸水体栖息地、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3块特级保护区。划分了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赛北草原历史文化景区、西海草原风情区等8个景区。围绕环湖公路,还规划了重点建设的三台古驿、天湖古口、三台草原、影视城、点将台等9个游览点。

壮美地球

2021年9月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第二批在轨拍摄的高清图片。

相关消息

2021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对外公布了第一批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博乐市赛里木湖名列其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