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津人

更新时间:2023-05-29 22:51

阿尔巴津人(俄语: Албазинцы 英语:Albazinians) ,中国人里面俄罗斯后裔组成的群体中的一个。

发展史

17世纪中期,沙俄加强了在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的军事和宗教活动,一方面移民俄罗斯人到此定居,一方面迫使很多当地民族放弃萨满教,转信东正教,并且归顺和效忠沙皇。一些通古斯民族和蒙古部落向沙俄靠近后引起了清朝皇帝对边防的担忧。

1685年中国军队攻占了阿穆尔河上阿尔巴津要塞(雅克萨),45名俘虏被押解到北京,从此开始了俄国人在中国生活的历史。康熙皇帝对待阿尔巴津人相当慈悲,让所有阿尔巴津人都住在东直门的一个胡同里,把他们编入军队,隶属镶黄旗,编为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俄罗斯佐领),称为“俄罗斯队”。并分别授予他们四品至七品的官衔,享受与旗人同等的优厚待遇,与中国官兵一样得到国家的住房、领取生活费和分到了耕地,单身的哥萨克被赐予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女人为妻,最初,阿尔巴津人没有自己的教堂,阿尔巴津人参拜天主教南教堂。后来,关帝庙转给了阿尔巴津人。

起初这些哥萨克人被允许与当地被杀头的罪犯所留下的寡妇结婚。他们的后裔与当地中国人结婚,尽管他们已经不再说俄语,但是他们的东正教信仰得以保存。

1686年,司祭马克西姆·列昂季耶夫(他是在中国的第一位东正教司祭)将其改建成索非亚教堂,他一直在这里当神父直到1695年。俄罗斯人通常把这座小教堂称为尼古利斯教堂,中国人称为罗刹庙,使这个词具有了“俄罗斯庙”的意思。此后,他们在北京城繁衍生息,至上个世纪初已有四五百人。据原北京俄国东正教驻华传教士团的神职人员赵德本回忆,俄罗斯东正教会从1713年开始给北京派送东正教北京传道团。后期到中国的俄罗斯人发现,尽管保持了他们的信仰,阿尔巴津人逐渐不再有俄罗斯人的体貌特征。到十九世纪末,估计有1000位阿尔巴津人居住在北京。

1900年,北京义和团为对抗正在攻打天津的八国联军,开始在城内烧教堂、杀教民。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便开始烧杀掳掠。庚子事变之后,莫斯科东正教教廷牧首发令,被义和团打死的教民的家属享受优待,选拔他们的后代为神甫,作为教会骨干。“享受此种优待者有罗曼诺夫、杜毕宁、姚适乌列夫、何利桑夫、吉神甫后嗣,除吉神甫为满族外,其他均系阿尔巴津族俄罗斯牛录人。”

义和团事件中,很多外国人和中国基督教教徒被害。俄罗斯东正教会声称当中有222位阿尔巴津人被杀害。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几个阿尔巴津人家庭移居前苏联,但是绝大部分选择留在了中国。

2005年初,一些阿尔巴津人被邀请去俄罗斯寻源探访。

风俗习惯

作为编入满洲旗属的俄罗斯人,很自然的受到了满洲和蒙古文化的影响,在辫式、衣着、饮食、语言、姓氏等方面受到了满洲和蒙古的巨大影响。此处,只说姓氏和语言。

俄罗斯人逐渐的满洲化,却没有真正的成为满洲人,人数也没有大的增长。繁华的都市和优越的物质生活,使得这些淘金者(上文已解释)的陋习逐渐的显现出来,多以游手好闲为业,成为当时旗人社会的笑柄,甚或于受到正统满洲八旗旗人的鄙视。

阿尔巴津人信奉东正教,但受萨满教喇嘛教影响至深。阿尔巴津人把东正教堂称为罗刹庙或喇嘛台;把上帝称为;把教士称为喇嘛;把圣愚称为萨满等等。阿尔巴津人当代通用汉语。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罗斯语教会斯拉夫语满语、蒙古语、古希腊语。阿尔巴津人的俄罗斯姓氏都根据谐音改成了汉姓(即根据俄罗斯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取一个发音接近的汉姓)——罗曼诺夫(Романов)改为罗姓、哈巴罗夫(Хабаров)改为何姓、雅克甫列夫(Яковлев)改成姚姓、杜必宁(Дубинин)改为杜姓、贺洛斯托夫(Холостов)改为贺姓等等。

族属问题

1 1951年的民族识别,将俄罗斯佐领后裔,划归满族,其家谱均保留在旗衙门,而非个人所有。

2 1956年,苏联大使馆出钱,为迁出北馆(即苏联大使馆)的阿尔巴津人后裔,在北京真武庙一带,兴建了集体住宅。老楼,前几年去得时候还在,可惜里面的人,已经不是阿尔巴津人的后裔了。

3 1955年以后,虽然东正教教廷,隔绝了与中国东正教的关系,但是阿尔巴津人,尤其是老人,仍旧信奉东正教,活动地点便在前苏联大使馆内的教堂,主持人为杜立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