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鱼

更新时间:2023-07-13 15:42

吻口小,身体扁平,背部略高,侧线尾鳍较为明显,背鳍有红黑色,臀鳍下缘也是红黑色,拼排完整亮丽。眼晴上缘为淡红色,雌鱼体色较淡,雄鱼一样体色比较亮丽,头部也有锥形,可用小型水族箱合水草饲养。

形态特征

鱼体侧扁而高,呈卵圆形。体色因鱼的大小、雌雄以及季节而有不同。

稚鱼在背鳍前方有一个大黑斑,成鱼则渐褪。雌鱼体色呈淡土黄色,沿尾柄中央有条向前的浅蓝色条纹。

雄鱼在繁殖季节时,体色特别鲜艳,尾鳍中央为红色纵纹,甚至于尾柄处有一红艳的珠红斑点,故称之为“点鱼”。

胸鳍上方有一浅红色斑,头顶后方有浅蓝色的金属光泽,胸鳍、背鳍与臀鳍末端红色,眼睛红色,故又称为“红目鲫”。

生活习性

对水质并不挑剔。此鱼性情温和,常成群游动觅食,喜好清洁而植有水草的水槽。属耐度低的淡水鱼。为低海拔缓流或静止的湖沼水域栖息的小型鱼类,常成群活动。杂食性,主要以附着性藻类、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等为食。成熟雌鱼具有很细长的产卵管,会将卵产于二枚贝内部,因而受到充分的保护,完成孵化的程序。

以前在台湾各地的平原区之沟渠、池沼均可见其芳踪,近年来因环境的破坏,工业废水的污染,已难得一见了。

简介

中文名:点鱼Rhodeusocellatus(Rosebitterling)

别名:牛粪鲫、红目鲫、高体(鱼旁)(鱼皮)

科目:鲤目(Cypriniformes)

科属:鲤科(Cyprinidae)

繁殖方式:卵生。

气候带:热带

食性:喜欢活食

水温:14-28℃

硬度:5-10dGH

Ph值:6.0-6.5

护理: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分布区域

生长于整个欧亚大陆,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缅甸、老挝等地。据《中国动物志鲤形目中卷》记载本亚科鱼类在中国有3属约20种,大多为广布种。台湾亦有土生土长的。台湾大学醉月湖数量颇多。鱼体侧扁而高,呈卵圆形。体色因鱼的大小、雌雄以及季节而有不同。稚鱼在背鳍前方有一个 大黑斑,成鱼则渐褪。雌鱼体色呈淡土黄色,沿尾柄中央有条向前的浅蓝色条纹。雄鱼在繁殖季节时,体色特别鲜艳,尾鳍中央为红色纵纹,甚至于尾柄处有一红艳 的珠红斑点,故又称之为“点__鱼”。胸鳍 上方有一浅红色斑,头顶后方有浅蓝色的金属光泽,胸鳍、背鳍与臀鳍末端红色,眼睛红色,故又称为“红目鲫”。

雌雄区分

雄鱼体色鲜艳,繁殖季节尤甚。头背部呈金属亮蓝色,胸腹部呈粉红色。胸盖后方有一粉红色斑,尾鳍中央呈现橘红色。生殖季节具追星。雌鱼体色淡,呈现均匀之淡土黄色,具一突出的泌尿生殖乳突连接产卵管。在生殖季节时,产卵管会随着生殖周期而伸缩;产管于产卵期时会伸长为平时的2-4倍。

繁殖

当点鱼雌鱼产卵管渐长之际,雄鱼会开始探察可供卵子精子受精之特殊生物-圆(Anodontawoodiana),选择适合的圆蚌并建立领域。当雌鱼产卵管未伸至最长时,雌鱼若接近圆蚌,雄鱼会驱离雌鱼。一旦雌鱼的产卵管长度达到最长,雄鱼会开始追赶雌鱼至圆蚌旁等待产卵。当圆蚌的出水管伸出,雌鱼身体会渐渐倒立为垂直状,呈准备产卵姿势。随着圆蚌出水管的伸长,雌鱼会突然剧烈地抖动身体,以极快的速度将产卵管插入出水管口,将卵产至圆蚌的腔中。待雌鱼产完卵后,雄鱼会紧接着在圆蚌的出入水口附近排精,使精子进入鳃腔内与卵子受精。雌鱼的产卵管为柔软的肌肉组织,因此产卵时,必须利用排尿的方式使产卵管伸直进入蚌的出水口中,使卵顺利进入圆蚌的鳃腔中

在整个繁殖过程,自雌鱼产卵管伸长开始至产卵结束为止,区分为下列五个不同的行为模式:

一、驱离:主雄鱼驱离接近圆蚌的卫星公鱼及雌鱼。

二、追逐:主雄鱼将雌鱼追赶至圆蚌附近。

三、准备产卵:雌鱼身体会渐渐倒立为垂直状,雄鱼守候在雌鱼旁。

四、产卵:雌鱼会突然剧烈地抖动身体,以极快的速度将产卵管插入出水管口。

五、排精:雄鱼在圆蚌的出入水口附近排精。

在每次的产卵过程中,追赶、准备产卵、产卵及排精的行为会重复数次。一旦雌鱼的产卵管逐渐缩短,雄鱼即开始驱离雌鱼,生殖行为也告结束。随着生殖行为的结束,雄鱼的领域行为会消失。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雄鱼都可以在圆蚌附近建立领域。因此,体型较小或竞争力较弱的雄鱼就成为所谓的卫星公鱼,伺机争取繁衍后代的机会。

主雄鱼在建立领域后会守护在圆蚌的四周,卫星公鱼则在附近窥探或伪装成觅食者以接近圆蚌。一旦卫星公鱼接近圆蚌,主雄鱼会立即将其驱离,而当主雄鱼前去追赶雌鱼时,卫星公鱼会趁机先靠近圆蚌排精,待雌鱼产完卵后,主雄鱼在圆蚌出入水口附近排精时,卫星公鱼也会闯入趁机排精,且卫星公鱼的体型愈小愈容易靠近圆蚌,得到排精的机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